医生回答(2)

吴楚英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热带性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是由寄生虫感染引起的一种以肺部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特征的疾病。
热带性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由特定寄生虫感染引发免疫反应导致肺部组织损伤。主要致病原包括苏木精小体虫、杜氏利什曼原虫等,这些寄生虫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机体产生炎症反应,导致肺泡毛细血管增生、水肿以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该疾病可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体重减轻等症状。由于寄生虫释放出的抗原物质诱导机体产生过敏反应,患者会出现持续高热、夜间盗汗、干咳无痰、活动后气促、胸闷、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情况。
诊断通常需进行血常规、胸部X线检查、痰液涂片镜检和培养以及特异性IgE检测。其中,血常规可见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增高;胸部X线显示肺野纹理增多、网格状阴影或结节状病变。治疗措施主要包括抗寄生虫药物和对症支持疗法。常用抗寄生虫药有阿苯达唑、甲硝唑等,可以杀灭或抑制寄生虫生长;对症支持疗法则包括吸氧、补液等,有助于缓解呼吸困难。
患者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前往疫区旅游,同时注意饮食安全与环境卫生,以减少寄生虫感染的风险。

2024-01-01 14:13

举报

陈冠忠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1943年热带性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等首先于印度、斯里兰卡等地发现热带性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或称热带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又称热带性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综合征。其后在非洲、拉丁美洲、东南亚及我国南方均有发现。该症主要与丝虫感染有关,男性多于女性,多见于青壮年。

2014-10-29 21:3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