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心血管内科> 血小板增多> 血小板分布宽度偏高血小板压积偏低

精选回答(1)

任正新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和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体检综合分析和健康指导有一定的经验。

提问

血小板分布宽度偏高血小板压积偏低可能是由于剧烈运动、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白血病等原因所引起的。

1、剧烈运动

如果平时不注意休息,长期剧烈运动,可能会使体内血液循环流动速度加快,从而影响血小板分布宽度,导致血小板压积偏低。建议患者注意多加休息,避免过度劳累,通常一段时间后会自行缓解。

2、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机体缺乏铁所致的贫血,可能与铁摄入不足、需求增多、丢失过多等原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皮肤苍白、无力、易疲倦、头晕、眼花等症状,还可能会出现血小板分布宽度偏高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琥珀酸亚铁、富马酸亚铁等药物进行治疗。饮食上可以适当进食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猪肝、猪血等。

3、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由于多种原因所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疾病,可能与长期接触辐射、免疫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面色苍白、头晕、心悸等症状,还可能会出现血小板分布宽度偏高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司坦唑醇、达那唑等药物进行治疗。对于严重出血的患者,则需要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方式进行治疗。

4、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一种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可能与电离辐射、长期接触苯以及含有苯的有机溶剂等原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贫血、感染、出血等症状,还可能会出现血小板分布宽度偏高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来那度胺、沙利度胺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方式进行治疗。

5、白血病

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患者一般会出现发热、出血、贫血等症状,还会出现血小板分布宽度偏高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伊马替尼、尼洛替尼等药物进行靶向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通过化疗的方式,通过使用化学药物来杀灭癌细胞。

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适当参加户外活动,如散步、骑自行车等,可提高自身免疫力,对于不适症状的缓解也有积极意义。若患者出现明显不适症状时,应前往正规医院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2014-11-06 17:06

举报

医生回答(1)

林歆悦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是骨髓增生性疾病,其特征为出血倾向及血栓形成,外周血血小板持续明显增多,功能也不正常,骨髓巨核细胞过度增殖。轻者仅有头昏、乏力;重者可有出血及血栓形成。出血常为自发性,可反复发作。以胃肠道出血常见,也可有鼻衄、齿龈出血、血尿、皮肤粘膜瘀斑。要看血小板增高的程度,主要危害是血液凝固性增高,容易引起血栓形成,如心肌梗塞,脑梗塞等疾病,需要长期口服抗血小板的药物加以预防。药物成分一样效果应该也是基本相同的,如果干扰素效果不好,可以改用羟基脲试试,中西医结合效果会更好。

2014-11-06 17:0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血小板增多症

血小板增多症(primarythrobocythemia)是骨髓增生性疾病,其特征为出血倾向及血栓形成,外周血血小板持续明显增多,功能也不正常,骨髓巨核细胞过度增殖。由于本病常有反复出血,故也名为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发病率不高,多见40岁以上者。血小板增多症可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类。原发性或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是骨髓增殖性疾病的一种,患者多为成人,小儿极少见,约5%的患儿可演变为急性白血病。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