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传染病科> 肝病科> 肝腹水> 怎样消除腹水

精选回答(1)

任正新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和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体检综合分析和健康指导有一定的经验。

提问

消除腹水可以考虑利尿剂治疗、腹腔穿刺引流、腹水超滤回输、肝脏移植、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等方法。如果腹水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以评估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1.利尿剂治疗
利尿剂通过促进体内钠离子排泄来增加尿液形成,从而减少腹水积聚。常用药物包括、螺内酯等。利尿剂能够改善心脏和肾脏的功能,减轻水肿,缓解腹水积聚的症状。
2.腹腔穿刺引流
腹腔穿刺引流通常在无菌条件下将腹腔内的液体抽取出来,以减轻压力并缓解不适感。此方法快速有效地移除大量腹水,可迅速缓解呼吸困难等症状;但需注意感染预防及术后管理。
3.腹水超滤回输
腹水超滤回输是利用血液净化技术分离出多余的水分和电解质,并将其返回患者体内,以减少腹水量。该措施有助于控制体液平衡失调,防止进一步恶化病情;长期使用可能需要监测电解质水平。
4.肝脏移植
肝脏移植是一种外科手术,在全身麻醉下将健康的肝脏植入患者体内,以替代受损器官。肝脏移植对于晚期肝硬化或其他严重肝脏疾病引起的腹水有效;术后需终身服用免疫抑制药物以防排斥反应。
5.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是在X线监视下,将一根细管插入颈部血管,到达肝门处建立一条新的血流通道,以减轻门脉高压。该手术旨在缓解门脉高压所致的腹水积聚;术后需密切观察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出血、感染等。
腹水患者的饮食应遵循低盐、高蛋白的原则,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3克,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鸡蛋、鱼类等。此外,患者还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腹水症状。

2024-03-03 00:54

举报

医生回答(1)

宋雅儿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肝腹水是一种全身慢性消耗性疾病,是所有肝病的晚期阶段,难治性的肝腹水,属中医臌胀学范畴,肝硬化、肝腹水方面的治疗,截止目前国内外西医尚无很好的疗法多采用输白蛋白、打利尿针、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法、保肝药物等治疗,虽能暂时解除病人痛苦,但治标不治本,容易反复,而且价格也昂贵。

2014-11-22 00:0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肝腹水 (肝硬化腹水)

肝硬化腹水俗称肝腹水。正常人腹腔内有少量的游离腹水,一般为50毫升左右,起着维持脏器间润滑作用,当腹腔内出现过多游离液体时,称为腹水。肝硬化腹水是一种慢性肝病。由大块型、结节型、弥漫型的肝细胞性变,坏死、再生;再生、坏死,促使组织纤维增生和瘢痕的收缩,致使肝质变硬,形成肝硬化。肝硬化肝功能减退引起门静脉高压,导致脾肿大,对蛋白质和维生素的不吸收而渗漏出的蛋白液,形成了腹水症。

  • 症状起因:一、肝腹水 病因分类 1、心血管疾病 2、慢性充血性右心衰竭 3、心包炎:如渗出性心包炎慢性缩窄性心包炎 4、瘦型克山病 5、肝脏疾病 6、病毒性肝炎 7、肝硬化 8、肝脏肿瘤 9、肝脏血管疾病 10、肝静脉阻塞综合征 11、门静脉血栓形成 12、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13、腹膜疾病 14、腹膜炎 如渗出性结核性腹膜炎急性胰腺炎并发腹膜炎肺吸虫性腹膜炎播散性红斑狼疮性腹炎胆固醇性腹膜炎肉芽肿性腹炎糖衣肝 15、腹膜肿瘤 腹膜的转移瘤腹膜间皮瘤 16、肾脏疾病 17、慢性肾炎肾病型 18.肾病综合征 19、营养障碍性腹水 20、低蛋白血症 21、其他原因 乳糜性腹水 甲状腺功能减退 梅格斯(Meigs)综合征 二、机理: 1、细胞外液量增多导致组织间液增多细胞外液量增多是由于钢水滞留所致钠水潴留的基本机理是球管失平衡而导致的肾排钠和排水减少这种钠水潴留有原发和继发两大类 2、原发性肾脏排钠排水量减少 肾脏原发疾病使肾小球滤过量下降而肾小管的重吸收不减少使肾排钠排水减少导致钠水储留 3、继发性肾脏排钠排水量减少 肾小球滤过钠水减少:任何原因使有效循环血量减少时可使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4、肾小管重吸收销增多:①近曲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多当有效循环血量减少时利钠素的分泌减少;肾内物理因素的作用即肾小球滤过分数估(filtration fractionFF)的增加滤过分数=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浆流量当循环血量减少时肾小球的滤过率不如肾血浆流量下降明显因此肾小球的滤过分数增加此时由于无蛋白滤液相对增多流人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中血浆蛋白的浓度也就相对增高而管周毛细血管的流体静压则下降这两个因素都促进近曲小管对钠水的重吸收②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销水增加由于有效血循环量下降引起醛固酮的增加抗利尿素增加致钠水潴留 5、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导致组织间液增多 组织间液生成和回收的平衡受血管内外诸因素的调控这些因素之的失常或两个以上同时或先后失常就可使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引起组织间液生成过多或回收过少或两者兼有其结果都可导致组织间液过多的积聚而形成腹水这些调控因素有: 6、毛细血管有效流体静压增高 7、有效胶体渗透压下降 有效胶体渗透压下降的原因有:①血浆蛋白浓度下降②微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外渗③组织间液中蛋白积聚 8、淋巴液回流受阻以及以上诸多因素使多出的液体积聚于组织间隙便形成水肿

  • 可能疾病: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肝炎后肝硬化 虫臌 重型乙肝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肝胆

推荐医生更多

孙城城 主治医师

提问

贵州盛京中医肝病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