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肿瘤科> 恶性淋巴瘤> 术后血小板低

精选回答(1)

李帆 副主任医师 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领域:掌握最新的肺癌,乳腺癌,胃肠道肿瘤,妇科肿瘤等恶性肿瘤的诊疗知识,善于与患者沟通,指导患者健康饮食

提问

术后血小板低可以考虑巨球蛋白血症、血小板生成素、血小板输注、血小板功能增强剂、血小板活化剂等治疗措施。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应立即就医以避免出血风险。
1.巨球蛋白血症
巨球蛋白血症通过提高血液中巨球蛋白水平来增加血小板数量。巨球蛋白能够抑制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破坏作用,从而减少血小板的清除,使血小板寿命延长,进而升高血小板计数。
2.血小板生成素
血小板生成素主要通过促进骨髓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为巨核系祖细胞,进而刺激巨核细胞增生、成熟并释放血小板进入外周血液循环而发挥作用。血小板生成素能特异性地刺激巨核系祖细胞增殖,促进巨核细胞增生、成熟并释放血小板入血,因此可有效提升外周血小板计数。
3.血小板输注
血小板输注是将来自供体的正常血小板悬液输给受体的过程,旨在迅速恢复患者正常的止血能力。对于术后血小板低的患者,由于凝血功能障碍导致出血风险增加,此时输入外源性血小板可以帮助补充缺乏的血小板,改善凝血功能,预防出血事件发生。
4.血小板功能增强剂
血小板功能增强剂包括胶原、肾上腺素等药物,通过增强血小板活性来发挥效果。这些药物可以直接作用于血小板表面受体,促进其黏附、聚集和释放反应,有助于稳定受损血管壁上的血小板凝块,防止进一步出血。
5.血小板活化剂
血小板活化剂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可通过不同机制促进血小板活化,加速止血过程。这类药物可以增加血小板与纤维蛋白原的结合能力,促进血小板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更牢固的血栓,有助于控制术后出血。
术后血小板偏低可能表明机体存在潜在的凝血功能异常,建议密切监测血小板计数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出血倾向。同时,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出血风险。

2024-02-14 02:39

举报

医生回答(1)

阮婉陶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可分为:
(1) 血小板生成减少或无效死亡:包括遗传性和获得性两种,获得性血小板生成减少是由于某些因素如药物,恶性肿瘤,感染,电离辐射等损伤造血干细胞或影响其在骨髓中增殖所致。这些因素可影响多个造血细胞系统,常伴有不同程度贫血,白细胞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明显减少。
意见建议:(2) 血小板破坏过多:包括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种。获得性血小板破坏过多包括免疫性和非免疫性。免疫性血小板破坏过多常见的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药物血小板减少。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破坏过多包括感染,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3)血小板在脾内滞留过多:最常见于脾功能亢进。

2015-02-25 10:5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减少症是指血小板数低于正常范围所引起的病症。血小板减少症可能源于血小板产生不足,脾脏对血小板的阻留,血小板破坏或利用增加以及被稀释,无论何种原因所致的严重血小板减少,都可引起典型的出血:多发性瘀斑,最常见于小腿;或在受轻微外伤的部位出现小的散在性瘀斑;粘膜出血(鼻出血,胃肠道和泌尿生殖道和阴道出血,和手术后大量出血,胃肠道大量出血和中枢神经系统内出血可危及生命。

推荐医生更多

孙少川 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复大肿瘤医院

靳凤忠 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复大肿瘤医院

孙宝友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复大肿瘤医院

侯百鸿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咸阳肿瘤医院

贾成 主治医师

提问

咸阳肿瘤医院

杨汉民 主任医师

提问

咸阳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