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回答(1)

任正新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和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体检综合分析和健康指导有一定的经验。

提问

酮体的产生可以用于脂肪动员、提供能量、降低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认知功能和促进蛋白合成等。由于酮体与代谢相关,使用前应咨询医生以确保安全和有效。
1.脂肪动员
由于机体长时间处于饥饿状态时,会通过分解脂肪来为身体供能。此时肝脏中的乙酰辅酶A会转化为β-羟丁酸和丙酮,进而形成酮体。当体内产生大量酮体时,机体会优先利用酮体作为燃料,减少对葡萄糖的需求,从而起到节约血糖的作用。
2.提供能量
因为酮体是脂肪代谢产生的中间产物,在缺乏食物摄入或胰岛素抵抗的情况下,身体会将脂肪转化为酮体以提供能量。适量摄入酮体可以替代部分碳水化合物的功能,满足身体对于能量的需求,同时还能抑制食欲、控制饮食。
3.降低胰岛素敏感性
高浓度的酮体能够竞争性地抑制胰岛素受体,使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长期过量的酮体可能会导致胰岛素抵抗,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4.改善认知功能
酮体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可减轻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有助于预防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适当提高血液中酮体水平可能对改善记忆力和注意力有积极作用,但需注意避免过度依赖酮体达到效果。
5.促进蛋白合成
酮体可以调节基因表达,影响蛋白质合成相关酶类的活性,从而促进肌肉蛋白的合成。补充外源性酮体可能增强运动后的肌肉恢复能力,适合需要快速修复肌肉组织的人群。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酮体在某些情况下对人体有益,但对于健康人群而言,长期或过量摄入可能导致电解质失衡等问题。因此建议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调整饮食结构并监测身体变化。

2024-01-04 20:58

举报

医生回答(1)

吴英星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你的情况是尿酮体阳性,酮体阳性的临床意义为:1)非糖尿病性糖尿,如高热、严重呕吐、腹泻、长期饥饿、禁食、过分节食、妊娠剧吐、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等,因糖代谢障碍而出现酮尿;2)糖尿病性酮尿。产生的机理是体内糖代谢不足时、脂肪分解活跃但氧化不完全产生酮尿。你的情况可能是有节食或腹泻等原因引起,你可参照1)的项目看是否有相关病史,或到医院进一步明确。

2015-02-28 17:5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尿蛋白

尿蛋白是尿液通过酸化加热后混浊而检出的蛋白质。正常人24小时尿蛋白的范围为≦0.15g,常规化验检测为阴性。如 检测尿蛋白﹥150毫克/日,即尿蛋白阳性时,说明人体排出的尿蛋白量明显增多,属于异常尿蛋白。尿蛋白持续阳性,往往代表肾脏发生了病变,故临床可依据尿蛋白阳性的多少来判定肾病损伤的程度以及肾病治疗的效果。因此,出现异常尿蛋白,一定要有效控制并消除,防止病情恶化进展。

  • 症状起因:一、由于肾小球的疾病,使肾小球滤过膜或电荷屏障受到破坏,就会有大量血浆蛋白被滤入尿中,而出现蛋白尿,称之为病理性肾小球性蛋白尿,多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球肾病,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如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肾脏淀粉样变性等。 二、病理性尿蛋白除了肾小球性蛋白尿外,还有肾小管性蛋白尿、溢出性蛋白尿、肾组织性蛋白尿。肾小管性蛋白尿是由于在病理状态下,肾小管重吸收蛋白的功能障碍引起的,多见于肾小管及间质的疾病。溢出性蛋白尿是由于病理状态下,血浆中某些小分子蛋白质大量增加,且超过了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而进入尿中,形成蛋白尿。多见于多发性骨髓瘤、严重挤压伤等疾病。肾组织性蛋白尿指肾组织的蛋白质进入尿中或肾组织在病理状态下向尿中排泌蛋白质。

  • 可能疾病: 中毒性肾病 子痫 小儿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肾病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

推荐医生更多

孙城城 主治医师

提问

贵州盛京中医肝病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