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五官科> 口腔科> 拔牙>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医生回答(4)

郑力行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可能包括抗生素治疗、心脏瓣膜置换术、心室辅助装置、血小板功能抑制剂以及抗凝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应立即就医以评估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1.抗生素治疗
抗生素治疗通常由专业医生开具处方,在医院门诊或住院条件下使用特定抗生素方案进行。此措施针对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有效。通过杀死致病菌来控制感染,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2.心脏瓣膜置换术
心脏瓣膜置换术是一种外科手术,在全身麻醉下将受损瓣膜替换为生物瓣或机械瓣。该手术旨在纠正因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导致的心脏瓣膜损害。术后可显著改善心脏功能和生活质量。
3.心室辅助装置
心室辅助装置是植入患者体内的小型医疗器械,需要定期维护和监测。对于重症心力衰竭病例,该装置可在等待心脏移植期间提供暂时支持,减少心脏负担,提高生存率。
4.血小板功能抑制剂
血小板功能抑制剂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需按医嘱规定剂量服用。这类药物有助于预防血栓形成,对防治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并发症有积极作用。
5.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包括口服抗凝药或注射用抗凝药,需遵循医师指导并定期检查凝血指标。该措施适用于存在血液高凝状态或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具体效果取决于个体差异及配合程度。
持续监测病情变化,定期复查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是必要的。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避免牙科侵入性操作,以防继发感染,也是重要的护理措施。

2024-03-02 21:22

举报

石珊珊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你好!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断鉴别编辑
诊断依据
1.不规则低中度发热,进行性贫血。
2.肝脾肿大,脑、肾、脾、皮肤、粘膜可产生栓塞。
3.杵状指(趾)、关节痛。
4.血培养可获阳性病原体。
5.超声心动图发现附栓瓣膜或心内膜的赘生物。

2015-09-14 21:45

举报

赵天星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你好!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表现编辑
1.多发生在器质性心脏病基础上,病前可能有上呼吸道感染、拔牙或器械检查史。
2.低中度发热、进行性贫血、乏力、肝脾肿大,杵状指(趾)、关节痛。
3.可产生脑、肾、脾、皮肤、粘膜等栓塞现象。
4.原有心脏杂音改变性质,可出现新杂音,易产生顽固性心力衰竭。

2015-09-14 21:45

举报

闵文强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你好!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常发生于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心脏病的基础上,原无心脏病者也可发生。病原体主要为细菌,其次为真菌,立克次体,衣原体及病毒。主要表现为低中度发热、进行性贫血、乏力、盗汗、肝脾肿大、杵状指(趾),可出现血管栓塞现象,青壮年患者较多。草绿色链球菌是该病的最主要致病菌,但近年来已明显减少,各种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肠球菌及革蓝氏阴性菌已成为主要致病菌。

2015-09-14 21:4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