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肿瘤科> 乳癌> 丹毒西医

精选回答(1)

李帆 副主任医师 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领域:掌握最新的肺癌,乳腺癌,胃肠道肿瘤,妇科肿瘤等恶性肿瘤的诊疗知识,善于与患者沟通,指导患者健康饮食

提问

丹毒在西医上一般指的是丹毒,是一种累及皮肤深部组织的感染性疾病。

丹毒的病原菌是A组B型溶血性链球菌,可通过皮肤或黏膜处的伤口进入人体,导致皮肤以及皮下组织出现感染,使患者出现皮肤红肿、疼痛、发热等症状。如果患者不注意皮肤护理或者是免疫力比较低,可能会导致丹毒反复发作。丹毒的治疗以抗感染为主,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比如注射用普鲁卡因青霉素、注射用苄星青霉素等,可以有效控制感染,治疗丹毒。如果患者对青霉素过敏,可以遵医嘱使用红霉素、罗红霉素等药物治疗。

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局部清洁卫生,避免挠抓患处,以免加重皮肤损伤的情况。另外,患者还需要注意保持清淡饮食,可以适当进食小米粥、面条等食物,避免食用辣椒、花椒等辛辣刺激的食物。

2015-10-08 16:10

举报

医生回答(4)

林立让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你好!偏方治疗 编辑
  【病因】多因血分有热,火毒侵犯肌肤;或肝脾湿热下注,化火生毒,客于肌肤所致。若兼湿邪,郁蒸血分,经常复发,缠绵不愈。发于头面、上肢者,多为热毒,发于下肢者,多兼湿热。

  【症状】发病急骤,皮肤红肿疼痛,色如丹涂脂染,边界分明,多发于颜面、小腿、前臂等处,且多伴有寒战、高热和全身不适等症状。

  【疗法】

  取穴方一 阿是穴(患部)、大椎、曲池(双)、委中(双)。发于上部者,配合谷、尺泽;发于下部者配血海、足三里、解溪、太冲。

  方法:用刺络拔罐法。用三棱针快速点刺,以微出血为度,然后拔罐10-15分钟,以每穴出血量约0.5-1毫升为度。其中解溪、太冲点刺出血,不拔罐。隔日1次,5次为1疗程。

  主治:丹毒。

  效果:屡用效佳。一般1-2疗程即愈。

2015-10-08 16:10

举报

姜文新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你好!4 疾病治疗 编辑
1. 系统治疗:首选青霉素,疗程10~14天。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复发性丹毒患者在淋巴管炎的活动期间,大剂量抗菌药物治疗有效,但需要继续以间歇性小剂量维持较长时间以取得完全效果。

2.局部治疗:皮损表面可外用各种抗菌药物。加压治疗可减轻淋巴水肿,有助于预防复发。可辅以物理疗法,如窄波紫外线照射等。

3. 外科疗法:对以上治疗方案无效的持续性硬性水肿,可推荐用整形外科治疗。

2015-10-08 16:10

举报

闵阳华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你好!丹毒临床症状 编辑
潜伏期2~5天。前驱症状有突然发热、寒战、不适和恶心。数小时到1天后出现红斑,并进行性扩大,界限清楚。患处皮温高、紧张,并出现硬结和非凹陷性水肿,受累部位有触痛、灼痛,常见近卫淋巴结肿大,伴或不伴淋巴结炎。也可出现脓疱、水疱或小面积的出血性坏死。好发于小腿、颜面部。

丹毒的复发可引起持续性局部淋巴水肿,最后结果是永久性肥厚性纤维化,称为慢性链球菌性淋巴水肿。乳癌患者腋部淋巴结清扫术后由于淋巴淤滞,也易反复患丹毒。

2015-10-08 16:10

举报

吴庆生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你好! 丹毒是一种主要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真皮细菌感染而导致的炎症,是皮肤及其网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好发于下肢和面部。其临床表现为起病急,局部出现界限清楚之片状红疹,颜色鲜红,并稍隆起,压之褪色。皮肤表面紧张炽热,迅速向四周蔓延,有烧灼样痛。伴高热畏寒及头痛等。

2015-10-08 16:1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丹毒 ( 流火病)

丹毒(erysipelas)俗称“流火”,是由A族B型链球菌引起的皮肤及皮下组织的一种急性炎症,常表现为境界清楚的局限性红肿热痛,好发于颜面及下肢,可有头痛、发热等全身症状。

推荐医生更多

孙少川 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复大肿瘤医院

靳凤忠 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复大肿瘤医院

孙宝友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复大肿瘤医院

侯百鸿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咸阳肿瘤医院

贾成 主治医师

提问

咸阳肿瘤医院

杨汉民 主任医师

提问

咸阳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