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倦怠乏力> 儿童脾虚食疗药膳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儿童脾虚可以考虑使用醒脾养儿颗粒、健脾生血颗粒、小儿健脾散、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小儿健脾化积口服液等药物进行治疗。但是儿童用药需谨慎,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且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以获得适当的诊断和治疗。
1.醒脾养儿颗粒
醒脾养儿颗粒可用于脾气虚所致厌食、腹泻等症状。该药具有醒脾开胃、养血安神、固肠止泻的功效。服药期间忌辛辣、油腻食物。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2.健脾生血颗粒
健脾生血颗粒用于缺铁性贫血脾胃虚弱证。本品可补气健脾,养血安神。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3.小儿健脾散
小儿健脾散适用于小儿消化不良引起的食欲不振、腹泻便溏等病症。本品能健脾和胃,消滞止泻。服用时需注意观察患儿有无皮疹、瘙痒等不适症状。本品含蔗糖,糖尿病患儿应谨慎使用。
4.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
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对于小儿饮食不当导致的咳嗽痰多、胸闷胀满、食欲减退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效果。此药可以清热肃肺,消积止咳。运动员慎用。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5.小儿健脾化积口服液
小儿健脾化积口服液针对小儿厌食症所出现的挑食、偏食、面色萎黄、腹胀纳差等症状。本品能够健脾和胃,理气消积。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服药3天后症状未见改善,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以上提及的所有药物均需要遵医嘱合理应用,不可盲目自行滥用。在治疗儿童脾虚的同时,家长应注意孩子的饮食调理,避免食用寒凉、油腻之物,如冰淇淋、肥肉等,以助于病情恢复。

2024-02-22 19:55

举报

医生回答(4)

叶元兴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一般而言,脾虚常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大便稀薄不成形等等表现,具体使用什么药物应该结合具体症状,听从医嘱,不可盲目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在饮食方面,可以吃一些具有健脾功能的食物,如谷类,粗纤维的食物.另外情志因素,比如生气,焦虑等也可能导致脾虚的情况,需要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治疗.

2015-11-02 12:16

举报

刘新娟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儿童脾虚可以考虑使用醒脾养儿颗粒、健脾生血颗粒、小儿健脾散、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小儿健脾化积口服液等药物进行治疗。但是儿童用药需谨慎,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且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以获得适当的诊断和治疗。
1.醒脾养儿颗粒
醒脾养儿颗粒可用于脾气虚所致厌食、腹泻等症状。该药具有醒脾开胃、养血安神、固肠止泻的功效。服药期间忌辛辣、油腻食物。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2.健脾生血颗粒
健脾生血颗粒用于缺铁性贫血脾胃虚弱证。本品可补气健脾,养血安神。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3.小儿健脾散
小儿健脾散适用于小儿消化不良引起的食欲不振、腹泻便溏等病症。本品能健脾和胃,消滞止泻。服用时需注意观察患儿有无皮疹、瘙痒等不适症状。本品含蔗糖,糖尿病患儿应谨慎使用。
4.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
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对于小儿饮食不当导致的咳嗽痰多、胸闷胀满、食欲减退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效果。此药可以清热肃肺,消积止咳。运动员慎用。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5.小儿健脾化积口服液
小儿健脾化积口服液针对小儿厌食症所出现的挑食、偏食、面色萎黄、腹胀纳差等症状。本品能够健脾和胃,理气消积。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服药3天后症状未见改善,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以上提及的所有药物均需要遵医嘱合理应用,不可盲目自行滥用。在治疗儿童脾虚的同时,家长应注意孩子的饮食调理,避免食用寒凉、油腻之物,如冰淇淋、肥肉等,以助于病情恢复。

2015-11-02 12:16

举报

闵元华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您好,脾虚,就会出现不思饮食,面黄肌瘦,倦怠乏力,汗出恶风,或腹胀便烂等症状.若不及时作出改善,会导致营养不良,发育障碍,体质日虚,所以保护好的脾是很重要的.用山药,红枣熬粥.还可以吃点带鱼(有点偏温),鲤鱼(有点偏温),鲫鱼,桂鱼,蚶肉,泥鳅,,卷心菜,豇豆,胡萝卜,土豆,番薯,藕,香菇,豆腐都可以补脾的.

2015-11-02 12:16

举报

贺阳平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脾虚的这种症状目前我们大多数人多见,像你目前这种情况,属于脾阳虚,现在的疾病被我国健康教育专家认为:是生活文明方式病,应该吃一些利于脾运化的食物,此外还应注意饮食,以保护后天之本脾胃开始,脾胃为人体后天之本,先天生化之源,后天养先天.

2015-11-02 12:1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脾虚

脾虚,中医术语。泛指因脾气虚损引起的一系列脾生理功能失常的病理现象及病证。包括脾气虚、脾阳虚、中气下陷、脾不统血等证型。多因饮食失调.劳逸失度,或久病体虚所引起。脾有运化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输布水液以及统摄血液等作用。脾虚则运化失常,并可出现营养障碍,水液失于布散而生湿酿痰,或发生失血等症。

  • 症状起因:一、脾在五行中属土,在五脏阴阳中属阴中之至阴。脾主运化,统血,升清,输布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人体出生后,各脏腑组织器官皆依赖脾所化生的水谷精微以濡养,故称脾为“后天之本”。其与胃、肉、唇、口等构成脾系统。素体脾虚或饮食不节、情志因素、劳逸失调,药、食损脾或慢性肾病患者湿邪久居,损伤脾气等原因引起脾的功能虚衰、生化之源不足。脾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几乎所有的胃肠道疾病都可出现或伴有脾虚。 二、脾虚的类型: 1、脾气虚:多因饮食不节,或劳倦过度,或忧思日久,损伤脾土,或抵抗力不足,素体虚弱。 2、脾阳虚:多因脾气虚衰进一步发展而成,也可因饮食失调,过食生冷,或因寒凉药物太过,损伤脾阳,或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火不生土而致。 3、中气下陷:中气亦指脾气。脾气上升,将水谷精微之气上输于肺,以荣养其他脏腑,若脾虚中气下陷,可出现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等症。 4、脾不统血:脾气虚弱,不能摄血,则血不循经。 三、西医认为,脾虚的原因例如中老年,牙齿松动、脱落,味觉减退;胃肠道平滑肌开始萎缩,弹性减低,蠕动变慢,食物在胃肠道中行进(消化)速度减慢,易于滞留;同时,胃肠道内的表面的枯膜逐渐变薄,消化腺也逐渐萎缩,消化液分泌减少,对食物的分解能力降低。由于这些生理的变化,就造成了中老年人的脾胃逐渐衰弱,消化功能下降,从而发生了上述的种种不适。

  • 可能疾病: 心脾两虚 慢脾风 脾疳 脾虚泄泻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中医

推荐医生更多

王孝各 副主任医师

提问

贵阳中医脑康医院

苏镇培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赵龙军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孙盛同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洪绍蒙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薄存菊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