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风湿免疫科> 红斑狼疮> 红斑狼疮> 红斑狼疮如何保养

精选回答(1)

任正新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和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体检综合分析和健康指导有一定的经验。

提问

红斑狼疮患者可以通过生活方式调整、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抗疟药、免疫调节剂等治疗措施进行保养。若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加重,应尽快就医以调整治疗方案。
1.生活方式调整
生活方式调整包括合理饮食、规律运动和充足休息,旨在改善整体健康状况。合理的饮食结构有利于营养均衡,规律的运动可提高身体免疫力,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恢复机体功能,这些都有助于减轻红斑狼疮的症状。
2.非甾体抗炎药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可用于缓解关节肿胀和疼痛等症状。这类药物具有解热镇痛作用,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从而减轻炎症反应;但需注意个体差异及可能引起的胃肠道副作用。
3.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如通过口服给药,起效快且效果显著。此药物能够迅速抑制免疫系统的异常活动,从而控制病情发展;长期使用时应注意监测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4.抗疟药
抗疟药主要包括羟氯喹和氯喹,每日服用。这两种药物均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对皮肤黏膜病变有较好的疗效;但是要注意观察是否有视网膜毒性。
5.免疫调节剂
免疫调节剂包括环磷酰胺、甲氨蝶呤等,按医嘱定期注射或口服。这类药物通过调节自身免疫反应来控制疾病的进展;需要密切监测血液系统和肝肾功能的变化。
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日晒,尤其是在夏季中午时段,紫外线照射可能导致皮肤损伤加重。此外,建议定期进行体检,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潜在的问题。

2024-03-22 06:04

举报

医生回答(1)

黎永安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程较长,除了病情较严重的病人需住院治疗外,多数病人是住在家里,门诊治疗。因此,在家里进行良好的护理,对病人康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在家庭应该保持有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室内有良好的通风和充足的阳光,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清新的空气。要保证病人有足够休息和睡眠。处于活动期的患者症状较多,如发热、关节痛、疲倦乏力、胃口不好等,病人宜多卧床休息,少下床活动,避免操持家务,忌体力劳动,供给充足的水分,进食流汁或饮食,多吃蔬菜和水果。有的病人产生口腔溃疡。要保持口腔清洁,晨起、饭前、饭后、睡前要漱口。狼疮性肾炎病人,有浮肿的患者卧床休息,将下肢稍稍垫高,并限制水和盐的摄入。尤其有高血压、心力衰竭的患者,应当以低盐,甚至无盐饮食。每日测量血压、体重,记录水的入量和尿量。长期卧床的病人,应帮助其翻身,在受压迫的部位,如臀部,膝部、外踝部等突出部位垫以气垫或棉垫,以防褥疮发生。用温水擦身,保持皮肤清洁。对合并有神经精神障碍的病人,家属应做监护,防止病人自己出走发生意外,病人需外出活动时应有人陪伴。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特别是有光过敏的人,在室外活动时应戴遮阳帽或撑遮阳伞,防止在日光下爆晒。有雷诺现象的患者,应注意防酸保暖,天冷时应戴手套,穿好鞋袜。作好病人的思想工作和心理护理很重要。红斑狼疮病人病程长,病情不稳及易出现反复,因长期疾病折磨,病人易产生焦虑、急躁、郁闷等消极情绪,亲人应多加体贴、关怀,帮助病人克服心理障碍,鼓励他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要定期找专科医生会诊,与医生密切配合,切忌有病乱投医,轻信游医的“保证”。病情有变化应随时请专科医生检查。当病情进入缓解期,各种症状会逐渐减轻以至消失,病人体力活动可逐渐增加,但应循序渐进,活动量不宜增加过快。从室内活动过度到室外活动。可以作气功、太极拳等。参加一些文娱活动,培养自己的情趣爱好。并参加社会活动,使生活得到充实,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2015-12-08 12:57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红蝴蝶疮 (红斑狼疮)

红蝴蝶疮是一种可累及皮肤和全身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红斑狼疮。 临床常见类型为盘状红蝴蝶疮和系统性红蝴蝶疮。其特点是:盘状红蝴蝶疮好发于面颊部,主要表现为皮肤损害,多为慢性局限性;系统性红蝴蝶疮除有皮肤损害外,常同时累及全身多系统、多脏器,病变呈进行性经过,预后较差。多见于15~40岁女性。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