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院> 狐臭医院> 为什么冬天狐臭比夏天严重

医生回答(5)

张德明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冬天狐臭比夏天严重可能是由于汗液分泌异常、细菌分解作用增强、体温调节中枢敏感性增加、衣物不透气、个人卫生习惯不良等引起的。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狐臭在冬季加重。建议患者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局部干燥,避免穿着过于紧身或不透气的衣物。
1.汗液分泌异常
由于冬天气温较低,人体为了保持体温稳定,会通过收缩血管来减少散热,此时就会出现产热大于散热的情况,进而导致出汗增多。汗液中的水分和无机盐可以提供营养物质给细菌,促进其生长繁殖,从而加重狐臭。针对这种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乌洛托品溶液、明矾溶液等药物进行止汗处理。
2.细菌分解作用增强
因为冬季气温低,湿度相对较高,这有利于细菌的存活和繁殖。当细菌分解皮肤表面的蛋白质时会产生氨类化合物,进一步加剧狐臭的症状。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狐臭,可遵医嘱使用氯霉素溶液、硫磺软膏等具有杀菌作用的外用药进行局部治疗。
3.体温调节中枢敏感性增加
体温调节中枢敏感性增加会导致机体新陈代谢加快,进而使汗腺分泌旺盛,汗液经皮肤表面细菌分解后产生异味。针对此原因所致的狐臭,建议患者平时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尤其是腋下部位要重点清洗。
4.衣物不透气
如果患者所处环境较为潮湿且穿着紧身不透气的衣服,则不利于汗液蒸发,导致狐臭味道更加明显。建议患者尽量选择宽松舒适的棉质衣服,以利于汗液排出。
5.个人卫生习惯不良
如果不经常洗澡或者不及时更换衣物,容易导致腋窝滋生大量细菌,这些细菌会分解汗液中的有机物,产生难闻的气味,从而加重狐臭的症状。患者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每天至少洗一次澡,并及时更换衣物,特别是内衣内裤要及时换洗。
针对狐臭严重的问题,患者应注意保持腋下的干燥清洁,避免过度出汗。若症状持续未缓解,建议患者到医院就诊,完善相关检查如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以便于明确诊断并接受针对性治疗。

2024-03-19 19:29

举报

赵凯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你好,这样的情况下你这样的情况是要自己适当判断一下是否真正有狐臭的。狐臭会有刺鼻的气味。第二是看下是否分泌物多。可以用白色的纸巾擦一下看是否会发黄的情况以及看腋毛是否存在结晶体的可能的。或者相对比较粘连的一个液体的。手上沾到也可以闻到有臭味的。不要有点异味就觉得自己是狐臭的。注意做好卫生。

2017-03-09 12:34

举报

孔立清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狐臭比较常见,最主要是因为汗腺分泌旺盛,积聚在腋窝后细菌滋生后形成难闻气味, 目前可以激光手术或外科手术治疗,效果可,药物只能暂时抑制汗腺分泌,长久会形成依赖。

2017-03-09 12:34

举报

闵海敏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腋臭又称狐臭,汗腺受皮肤表面的腐生杆菌等作用而产生令人烦恼的狐臭味。狐臭的臭味多数是从腋窝发生,有时乳房、阴部、肛门等部位亦可散发出此种特殊气味,到老年时期可减轻,甚至消失。狐臭有遗传性。
应勤洗澡,勤换内衣,经常保持腋窝部的干燥和清洁,这样便可以减少臭味的散发。

2017-03-09 12:25

举报

吴庆生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你好,该病是指分泌的汗液有特殊的臭味或汗液经分解后产生臭味。臭汗症多见于多汗、汗液不易蒸发和大汗腺所在的部位,如腋窝、腹股沟、足部、肛周、外阴、脐窝等处。 轻者不必治疗,勤沐浴,勤换衣物、袜子,保持局部清洁干燥。伴有多汗症者以治疗局部多汗为主,如外用20%~25%氯化铝溶液等。1%聚维酮碘溶液、1:8000高锰酸钾溶液或0.5%新霉素溶液局部湿敷或浸泡,可杀菌和减轻臭味。腋臭严重者可选择激光或手术治疗。

2017-03-09 12:2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积聚 (癥瘕、痞块、痃癖)

积聚之名,首见于《灵枢·五变》:“人之善肠中积聚者,……皮肤薄而不泽,肉不坚而淖泽。如此,则肠胃弱,恶则邪气留止,积聚乃伤。”《内经》里还有伏梁、息贲、肥气、奔豚等病名,亦皆属积聚范畴。在治疗方面,《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的“坚者削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等原则,具有一般的指导作用。《难经》对积聚作了明确的区别,并对五脏之积的主要症状作了具体描述。《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将疟疾引起的症瘕称为疟母,并以鳖甲煎丸治之。《诸病源候论•积聚病诸候》对积聚的病因病机有较详细的论述,并认为积聚一般有一个渐积成病的过程,“诸脏受邪,初未能为积聚,留滞不去,乃成积聚”。《证治准绳·积聚》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治疗是病必分初、中、末三法”的主张。《景岳全书·积聚》则对攻补法的应用作了很好的概括,“治积之要,在知攻补之宜,而攻补之宜,当于孰缓孰急中辨之”。《医宗必读·积聚》把攻补两大治法与积聚病程中初中末三期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指出治积不能急于求成,可以“屡攻屡补,以平为期”,颇受后世医家的重视。《医林改错》则强调瘀血在积聚病机中的重要作用,对活血化瘀方药的应用有突出的贡献。中医文献中的症瘕、痃癖以及伏梁、肥气、息贲等疾病,皆属积聚的范畴。根据积聚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西医的腹部肿瘤、肝脾肿大,以及增生型肠结核、胃肠功能紊乱、不完全性肠梗阻等疾病,当这些疾病出现类似积聚的证候时,可参阅本节辨证论治。

  • 多发人群:成年人

  • 典型症状: 肚子疼

  •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500 —— 1000元)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