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结节性硬化> 皮肤结节性硬化能根治吗?

皮肤结节性硬化能根治吗?

发病时间:不清楚

皮肤结节性硬化能根治吗?

补充说明:皮肤结节性硬化能根治吗?

2019-06-15 01:59

皮肤 结节性硬化 神经皮肤综合征 血管瘤 结节 黄豆 白斑 皮肤粗糙 瘤体 手术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2)

张春玲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擅长:银屑病,白癜风,湿疹,荨麻疹,痤疮,激光治疗,皮肤感染性疾病

提问

皮肤结节性硬化,通常不能达到临床上的治愈 。
结节性硬化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神经皮肤综合征,面部纤维血管瘤的病理改变导致面部出现针尖大小的粉红色凸出结节,四肢与躯干皮肤出现树叶状、条索状、黄豆大小的圆形白斑等症状,腰部或腰骶部可以出现鲨鱼皮斑改变、皮肤粗糙等,还会出现神经系统损害和累及各种脏器。另外如果结节性硬化的瘤体长得比较大,可以进行手术切除进行治疗,通常难以治愈,属于遗传性疾病。
生活中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等食物,进行戒烟戒酒,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

2022-08-18 18:13

举报

国红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神经内科各种疾病,尤其是重症肌无力等神经系统自身免疫疾病的诊治。

提问

病情分析:结节性硬化症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神经皮肤综合症,面部纤维血管瘤的病理改变导致面部出现针尖大小的粉红色凸出结节,四肢与躯干皮肤出现树叶状,条索状或黄豆大小的圆形白班,腰部或腰骶部可出现鲨鱼皮斑改变、皮肤粗燥,此病不止于皮肤硬化,还会出现神经系统损害和累及各种脏器;首先要提高免疫系统,应用雷帕霉素治疗,能缓解症状,局部涂抹糖皮质激素软膏,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

2019-06-25 06:55

举报

医生回答(1)

闵金敏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对于结节性硬化症的情况,现在的治疗程度不是很好,因为有些人的节日文化比较严重,但对儿童的成长和成长来说应该不是特别大。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建议您注意控制宝宝的饮食。 此外,您应该注意与医生沟通和沟通。

2019-06-15 03:49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结节性硬化 (Bourneville病)

结节性硬化(tuberoussclerosis,epiloia 或Bournerille′sdisease)是以面部皮脂腺瘤(面痣)、癫痫发作和智能减退为三大临床特征的一类疾病,大多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在10岁前起病,神经胶质增生性硬化结节多发生于大脑皮层、基底节、脑室壁。此外,脑、心、眼、肺、肾、皮肤等可有各种异常。

适用药品

依维莫司片

依维莫司适用于治疗以下患者:1、既往接受舒尼替尼或索拉非尼治疗失败的晚期肾细胞癌成人患者。2、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的、分化良好的(中度分化或高度分化)进展期胰腺神经内分泌瘤成人患者。3、需要治疗干预但不适于手术切除的结节性硬化症(TSC)相关的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SEGA)成人和儿童患者。本品的有效性主要通过可持续的客观缓解(即SEGA肿瘤体积的缩小)来证明。尚未证明结节性硬化症相关的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的患者能否获得疾病相关症状改善和总生存期延长。

复方醋酸甲羟孕酮胶囊

用于 40 岁以上患有更年期综合征的妇女,缓解和改善由于缺乏雌激素、孕激素、钙和维生素而引起的症状: 1.潮热汗出、烦躁失眠、骨质疏松、肌肉关节疼痛。 2.皮肤干燥、搔痒、皱折、色素沉着、老年斑出现、眼睛干涩。 3.心悸、胸闷气短、高血脂、更年期冠心病、更年期血压波动; 4.月经紊乱、外阴搔痒、阴道炎、性交痛、性器官衰退等。 5. 也可以用于非恶性肿瘤行子宫、卵巢切除术后和其他原因引致的雌激素水平下降。

醋酸泼尼松片

主要用于过敏性与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适用于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严重的支气管哮喘,皮肌炎,血管炎等过敏性疾病,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以及适用于其他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病症等。

丙酸氟替卡松乳膏

1.适用于成人各种皮质激素可缓解的炎症性和瘙痒皮肤病,如湿疹包括特异性湿疹和盘状湿疹结节性痒疹 ;银屑病(泛发斑块型除外) ;神经性皮肤病包括单纯性苔癣 ;扁平苔癣 ;脂溢性皮炎 ;接触性过敏 ;盘形红斑狼疮 ;泛发性红斑全身类固醇激素治疗的辅助用药,虫咬皮炎 ;粟疹; 2.适用于儿童低效皮质激素无效的1岁以上(含1岁)儿童在医生的指导下可用本品缓解特异性皮炎引起的炎症和瘙痒,以及皮质激素可缓解的其他皮肤病

推荐医生更多

王孝各 副主任医师

提问

贵阳中医脑康医院

苏镇培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赵龙军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孙盛同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洪绍蒙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薄存菊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