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妇产科> 产科> 无创DNA产前检测> 无创dna检查> 有没有必要做无创dna检查?

有没有必要做无创dna检查?

发病时间:不清楚

有没有必要做无创dna检查?

补充说明:有没有必要做无创dna检查?

a******W 2019-06-19 12:56

无创dna检查 孕期 21三体综合征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黄存 副主任医师 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 三甲

擅长:擅长不孕症的规范诊疗、生殖内分泌疾病、反复流产的诊治、人工授精及试管婴儿技术等。

提问

这个基本上是可以确定有无相应的异常的。但从理论上讲,谁都不能说有100%的把握。有21三体综合征的几率890分之一左右,是否做无创产筛还要自己决定。大多数是正常的,毕竟只有几百分之一的几率,但是建议还是做这项检查。如果不做这项检查,万一真的孩童是21三体,那对家庭的影响是很严重的。

2019-06-19 14:39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孕期水肿

多数孕妇在怀孕期间,或早或晚,都会出现手脚浮肿的现象,姑且称之为孕期水肿。孕妇妊娠期水肿是血管内的液体成分渗出血管,积聚在组织间隙中造成的。一般来说孕期水肿容易发生在怀孕28周以后。因为准妈妈的子宫,此时已大到一定程度,有可能会压迫到静脉回流。所以,静脉回流不好的孕妇,此阶段较易出现下肢水肿现象。另外,怀孕期间准妈妈胎盘分泌的激素及肾上腺分泌的醛固酮增多,造成体内钠和水分滞留;体内水分积存,尿量相应减少;更有一些准妈妈合并较重的贫血,血浆蛋白低,水分从血管内渗出到周围的组织间隙等等。

  • 症状起因:手脚浮肿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妊娠子宫增大,压迫静脉,造成静脉回流受阻造成的。 造成孕期下肢水肿的原因有: 1.妊娠后,从6 周开始血容量就逐渐增加,34 周达到高峰,并在这个水平上一直维持到产后两周才恢复到孕前水平。血容量可比非孕期增加40% 左右,所以血容量增加后,组织间液也会增加。 2.由于血液增加时,血浆的增加比血球等的增加要多,所以,血液成分会相对稀释,血浆白蛋白的相对浓度也比非孕期时要低。而血浆白蛋白是维持血浆渗透压的主要成分。孕期血浆渗透压要比非孕期低。这样就使血流中的水分容易渗透到组织间液中,从而造成下肢水肿。 3.妊娠后子宫增大,使骨盆内压力增高,从而使下肢静脉血流受到影响。这也是下肢浮肿的重要原因之一。孕期浮肿如果休息或睡眠后见轻,是属于生理性的,不必担心。 水肿会随着孕周增大而严重 随着怀孕周数的增加,孕妇的水肿现象会日益明显。在整个怀孕过程中,体液会增加6-8升,其中4-6升为细胞外液,它们贮留在组织中造成水肿。 这种现象在孕期相当普遍,脚掌、脚踝、小腿是最常出现水肿的部位,有时候甚至脸部也会出现轻微的肿胀。越接近预产期越严重,如果再碰上天热,肿胀就会更加明显。 轻度的肿胀是正常的,但如果伴随高血压及蛋白尿,那准妈妈就有罹患妊娠高血压的危险,必须做好产检并与医生充分配合。

  • 就诊科室:产科、妇科、妇产

适用药品

注射用胸腺肽α1

慢性乙型肝炎本品是用来治疗那些18岁以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且患者的肝病有代偿性和有乙型肝炎病毒复制(血清HBV-DNA阳性),在那些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最少6个月,且有血清转氨酶(ALT)升高的患者所作之研究显示,本品治疗可以产生病毒性缓解(血清HBV-DNA失去)和转氨酶水平复常。在一些作出应答的患者,本药治疗可除去血清表面抗原。临床试验提示当本药与α干扰素联用时可能比单用本药或单用干扰素具有更高的应答率。作为免疫损害病者的免疫增强剂免疫系统功能受到抑制者,包括接受慢性血液透析者和老年病患,本药可增强病者对病毒性疫苗,例如流感疫苗或乙肝疫苗的免疫应答。对血液透析患者所作研究显示,在接种流感疫苗后,应用本药作为佐剂者有65%病人产生抗流感病毒抗体滴度水平增高4倍以上,安慰剂组只有24%患者作出此反应。

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a

1 病毒性疾病:伴有HBV-DNA、DNA多聚酶阳性或HBeAg阳性等病毒复制标志的成年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病人、伴有HCV抗体阳性和谷丙转氨酶(ALT)增高,但不伴有肝功能代偿失调(Child分类A)的成年急慢性丙型肝炎病人、尖锐湿疣、带状疱疹、小儿病毒性肺炎及上呼吸道感染、慢性宫颈炎、丁型肝炎等。2 肿瘤:毛状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慢性白血病以及卡波济氏肉瘤、肾癌、喉乳头状瘤、黑色素瘤、蕈样肉芽肿、膀胱癌、基底细胞癌等。

抗乙肝转移因子口服液

本品主要用于HBeAg和HBV-DNA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注射用抗乙型肝炎转移因子

用于HBeAg和HBV-DNA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推荐医生更多

李瑾华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天津爱维医院

吴秀芝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常州花园医院妇科

韩筱兰 主任医师

提问

兰州仁和医院

蒲春芳 主治医师

提问

兰州仁和医院

马春云 主治医师

提问

兰州仁和医院

陈晓红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兰州仁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