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消化内科> 胃炎> 胃炎> 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的常见病因

医生回答(1)

于时绵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消化内科

提问

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的病因较多,其中包括酒精滥用、非甾体抗炎药过量使用、严重创伤、颅脑病变以及感染性休克。该疾病可能导致胃黏膜急性炎症和出血,严重时可引起贫血、休克等严重并发症。患者应及时就医,以便进行针对性治疗。
1.酒精滥用
长期大量饮酒导致胃黏膜屏障受损,增加胃酸和胃蛋白酶对胃壁的侵蚀作用,进而引起胃黏膜充血、水肿甚至糜烂。戒酒是治疗酒精滥用的主要手段,可以减少胃黏膜损伤,保护胃部健康。
2.非甾体抗炎药过量使用
非甾体抗炎药通过抑制环氧合酶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降低胃黏膜的保护作用,从而增加胃黏膜的易损性。停用或调整非甾体抗炎药剂量可减轻胃黏膜损伤,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
3.严重创伤
严重的身体创伤会导致应激反应增强,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儿茶酚胺分泌增多,使胃黏膜血管收缩,血流量下降,影响胃黏膜的修复过程。针对严重创伤引起的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需要及时处理原发伤情,同时给予营养支持和胃黏膜保护剂,例如口服补液盐溶液、铝碳酸镁咀嚼片等。
4.颅脑病变
颅脑病变如脑出血、大面积脑梗死等,会引起颅内压增高,导致脑脊液循环受阻,引起继发性的胃肠道功能障碍,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颅脑病变所致的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需紧急处理原发病,如开颅减压术、去骨瓣减压术等手术方式,以缓解颅内压力,改善胃肠道功能。
5.感染性休克
感染性休克时,由于炎症因子的作用,会导致微循环障碍,胃肠黏膜缺血缺氧,进一步加重胃黏膜的损伤。感染性休克的治疗包括抗感染和液体复苏,常用抗生素有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等,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
建议定期进行胃镜检查以及幽门螺杆菌检测,监测病情变化。必要时,医生可能会推荐进行上腹部超声波检查、便常规加潜血试验等辅助诊断。

2024-03-01 02:0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