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一种检测肾小管损伤的方法
补充说明:一种检测肾小管损伤的方法
2019-09-06 19:41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3)
一种检测肾小管损伤的方法是免疫荧光检测。
免疫荧光检测肾小管损伤的方法是利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尿液中的免疫球蛋白、补体、细菌抗原等免疫物质,然后结合尿液中的特异性抗体进行判断。肾小管损伤可能是由于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等原因引起,在患病后可能会出现蛋白尿、血尿等症状,还可能会伴有发热、乏力等症状。
在出现肾小管损伤后,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片、氢片等药物辅助改善,如果使用药物无法改善,可以在医院通过肾脏移植手术进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不要过度劳累,并且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可以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例如苹果、西红柿等,不要吃辛辣刺激类食物,例如辣椒、洋葱等。
2023-07-25 01:40
举报肾小管间质损害可通过尿液、血液、影像学、肾穿刺活检等相关检查进行诊断。
1、尿液检查:当肾间质损害时,蛋白可能从肾小管间质分泌到尿液里面,一般为小分子蛋白尿,尿沉渣检查还可见镜下血尿、管型尿等。2、血液检查: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低钾、低钠、高氯、代谢性酸中毒等情况,对于慢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贫血。还可以观察有没有别的肾功能异常和免疫系统损害。3、影像学检查:肾脏B超可以探测肾脏的形态、肾脏位置等,能够检查肾小管的局部受损情况,便于了解疾病的严重程度。4、肾穿刺活检,病理检查对于确诊有重要意义。
若患者需要了解是否存在肾小管间质损害,建议前往正规医院,由专业医生进行开具及评估检查结果。
2022-07-21 14:48
举报检测肾小管损伤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观察尿量,如果尿量太多(尿崩)或者尿量太少(少尿),就有可能是肾小管有损伤,检查尿常规也可应,如果尿中蛋白、尿中管型、比重、肾小管上皮细胞等数值出现异常,提示肾小管损伤,尿白蛋白与总蛋白的比值也对肾小管间质损伤有预测意义,最精确的就是生化检查,专门做肾功能检查,这个需要抽血化验!需要专业的医生检查!或者做一些关于肾脏功能的实验性检测!建议明确诊断积极治疗。
2019-09-06 19:57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医院有条件,可以做尿中肾小管上皮细胞检测,这个是最直接的,如果没有条件,就要做肾穿刺了。不过,如果肾小管受损,会出现一些比较明显的症状,例如血糖正常但尿糖阳性、夜尿明显增多、尿α、β微球蛋白增加、尿蛋白大量增加、肾脏体积缩小、贫血等,可以做初步的判断。
2019-09-06 20:04
举报向医生提问
尿蛋白是尿液通过酸化加热后混浊而检出的蛋白质。正常人24小时尿蛋白的范围为≦0.15g,常规化验检测为阴性。如 检测尿蛋白﹥150毫克/日,即尿蛋白阳性时,说明人体排出的尿蛋白量明显增多,属于异常尿蛋白。尿蛋白持续阳性,往往代表肾脏发生了病变,故临床可依据尿蛋白阳性的多少来判定肾病损伤的程度以及肾病治疗的效果。因此,出现异常尿蛋白,一定要有效控制并消除,防止病情恶化进展。
症状起因:一、由于肾小球的疾病,使肾小球滤过膜或电荷屏障受到破坏,就会有大量血浆蛋白被滤入尿中,而出现蛋白尿,称之为病理性肾小球性蛋白尿,多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球肾病,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如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肾脏淀粉样变性等。 二、病理性尿蛋白除了肾小球性蛋白尿外,还有肾小管性蛋白尿、溢出性蛋白尿、肾组织性蛋白尿。肾小管性蛋白尿是由于在病理状态下,肾小管重吸收蛋白的功能障碍引起的,多见于肾小管及间质的疾病。溢出性蛋白尿是由于病理状态下,血浆中某些小分子蛋白质大量增加,且超过了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而进入尿中,形成蛋白尿。多见于多发性骨髓瘤、严重挤压伤等疾病。肾组织性蛋白尿指肾组织的蛋白质进入尿中或肾组织在病理状态下向尿中排泌蛋白质。
可能疾病: 中毒性肾病 子痫 小儿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肾病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