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消化内科> γ-谷氨酰转肽酶> 新生儿γ-谷氨酰转肽酶偏高是什么原因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新生儿γ-谷氨酰转肽酶偏高可能是先天性胆道闭锁、新生儿肝炎综合征、胆汁淤积性肝硬化、巨球蛋白血症或胆管炎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先天性胆道闭锁
先天性胆道闭锁导致胆汁无法正常流入肠道,引起胆红素和胆汁酸水平升高,进而影响到肝脏对这些物质的代谢能力,包括γ-谷氨酰转肽酶。对于先天性胆道闭锁引起的γ-谷氨酰转肽酶偏高,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葛西手术或Kasai手术。
2.新生儿肝炎综合征
新生儿肝炎综合征是由于病毒感染、免疫紊乱等原因导致的肝脏炎症反应,此时肝脏细胞受损,使得γ-谷氨酰转肽酶从损伤的肝细胞中释放出来,导致其浓度增高。如果是新生儿肝炎综合征所致,则需针对不同病因进行抗病毒治疗,如乙肝可使用拉米夫定片、恩替卡韦片等药物;丙肝则可以遵医嘱应用索磷布韦片、格卡瑞韦哌仑他韦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胆汁淤积性肝硬化
胆汁淤积性肝硬化时,肝内毛细胆管被胆栓所阻塞,胆汁不能顺利排入肠道而逆流入血液,此时γ-谷氨酰转肽酶随胆汁进入血液,导致其偏高的现象发生。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熊去氧胆酸片、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等利胆药进行缓解。
4.巨球蛋白血症
巨球蛋白血症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当体内存在大量异常增生的浆细胞时,会导致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IgM含量显著增多,进而使γ-谷氨酰转肽酶偏高。如果确诊为巨球蛋白血症,通常建议进行化疗,常用方案有环磷酰胺联合。
5.胆管炎
胆管炎会引起胆管壁充血水肿,甚至出现坏死脱落,此时胆管壁通透性增加,从而使γ-谷氨酰转肽酶漏出至血液中,导致其偏高的现象发生。患者应遵照医生的意见给予抗生素治疗,例如头孢曲松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药物来控制感染。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提及的所有疾病都可能导致γ-谷氨酰转肽酶偏高。因此,在面对这种情况时,建议进一步进行超声波检查以评估胆囊和胆管的情况,以及进行血液学分析以排除其他潜在的健康问题。

2023-12-27 18:4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先天性胆道闭锁 (胆道闭锁)

先天性胆道闭锁(congenitalbiliary atresia)是新生儿期一种少见的严重黄疸性疾病,是导致新生儿阻塞性黄疸并需手术治疗的疾病。先天性胆道闭锁并非少见疾病,至少占有新生儿长期阻塞性黄疸的半数病例,其发病率约为1∶8000~1∶14000个存活出生婴儿,但地区和种族有较大差异,以亚洲报道的病例为多,东方民族的发病率高4~5倍,男女之比为1∶2。 

推荐医生更多

施瑞华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

陈洪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

檀心广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

米永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

李福祥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

胡志方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