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药品> 凝血酶> 凝血酶原活动度偏高的危害

医生回答(1)

骆棠世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凝血酶原活动度偏高可能导致血栓形成、肺栓塞、脑血管栓塞、深静脉血栓等风险,长期过高还可能引起肝功能损害。
1.血栓形成
凝血酶原活动度偏高可能导致血液凝固能力增强,促进血小板聚集和纤维蛋白的产生。易发生微血管栓塞,长期发展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心肌梗死等疾病。
2.肺栓塞
若凝血因子异常导致血栓形成,当血栓脱落时可能会引起肺栓塞。会引起急性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猝死。
3.脑血管栓塞
凝血因子异常还可能增加脑血管栓塞的风险。会导致突发头痛、意识障碍或肢体无力等症状,甚至造成永久性残疾。
4.深静脉血栓
凝血因子异常会使得血液黏稠度增高,从而影响血液循环,导致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患者会出现下肢肿胀、疼痛、皮肤颜色改变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肺栓塞。
5.肝功能损害
凝血酶原主要由肝脏合成,其活性度偏高可能是由于肝细胞受损后出现的代偿性升高。进一步加重肝脏负担,可能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等疾病进展。
建议定期监测凝血酶原活动度,避免长时间久坐或卧床,以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同时,应保持均衡饮食,避免过度摄入脂肪和糖分,有助于维护肝脏健康。

2024-03-12 13:39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血栓形成 (血栓症)

血栓形成是指人体或动物在存活期间因某些诱因,血液有形成分在循环血中发生异常的血凝块,或者在心脏内壁或血管壁上发生血液沉积物。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