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不孕不育> 不孕不育> 促黄体生成素> 促黄体激素> 促黄体激素偏高的原因

医生回答(1)

郝雨欣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促黄体激素偏高可能源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卵巢早衰、多囊卵巢综合征、垂体瘤、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病,需针对具体病因进行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确定原因并接受适当治疗。
1.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时,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糖皮质激素和性激素减少,反馈作用减弱,导致促黄体生成素水平升高。这可能导致低血压、乏力等症状。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治疗通常包括糖皮质激素替代疗法,如氢化可的松,以恢复正常的激素平衡。
2.卵巢早衰
卵巢早衰是指卵巢功能过早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影响卵泡发育和排卵,进而影响黄体生成和激素水平。表现为月经不规律、潮热等。对于卵巢早衰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戊酸雌二醇片、结合雌激素片等药物进行补充雌激素治疗。
3.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复杂的生殖内分泌代谢疾病,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异常,导致持续无排卵和雄激素升高,进而引起促黄体生成素偏高。常伴随痤疮、脱发等问题。改善生活方式是基础治疗手段,如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有助于控制体重和血糖水平。必要时医生还会开具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罗格列酮钠片等药物来降低胰岛素抵抗。
4.垂体瘤
垂体瘤中的催乳素瘤或其他类型的肿瘤可能压迫或刺激垂体前叶细胞,导致促黄体生成素水平增高。常见症状有头痛、视力变化等。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法,例如经鼻蝶微创垂体瘤摘除术。术后需定期复查,监测激素水平和肿瘤复发情况。
5.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功能减退时,甲状腺合成和释放甲状腺激素减少,通过负反馈调节机制影响下丘脑和垂体的功能,使促黄体生成素升高。典型症状为畏寒、乏力、体重增加等。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治疗通常需要长期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来纠正甲状腺激素水平不足。
针对促黄体生成素偏高的情况,建议关注月经周期的变化以及生育能力。如有必要,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超声波检查、子宫内膜活检或者血液中孕酮含量检测,以评估是否存在其他相关问题。

2024-01-14 21:4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适用药品

贞芪扶正颗粒

有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保护骨髓和肾上腺皮质功能;用于各种疾病引起的虚损;配合手术、放射线、化学治疗,促进正功能的恢复。

炔雌醇环丙孕酮片

复方醋酸环丙孕酮片可用作口服避孕药。口服避孕药是非常有效的生育控制方法。正确服用时(没有漏服),妊娠的机率非常小。复方醋酸环丙孕酮片也用于治疗妇女雄激素依赖性疾病,例如痤疮,特别是明显的类型,和伴有皮脂溢或炎症或形成结节丘疹脓泡性痤疮、结节囊肿性痤疮)的痤疮、妇女雄激素性脱发、轻型多毛症、以及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高雄性激素症状。

甲磺酸溴隐亭片

内分泌系统疾病:泌乳素依赖性月经周期紊乱和不育症(伴随高或正常泌乳素血症)、闭经(伴有或不伴有溢乳)、月经过少、黄体功能不足和药物诱导的高泌乳激素症(抗精神病药物和高血压治疗药物)。非催乳素依赖性不育症:多囊性卵巢综合症、与抗雌激素联合运用(如:氯底酚胺)治疗无排卵症。高泌乳素瘤:垂体泌乳激素分泌腺瘤的保守治疗,在手术治疗前抑制肿瘤生长或减小肿瘤面积,使切除容易进行;术后可用于降低仍然较高的泌乳素水平。肢端肥大症:单独应用或联合放疗、手术等可降低生长激素的血浆水平。抑制生理性泌乳:分娩或流产后通过抑制泌乳

左甲状腺素钠片

1、治疗非毒性的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正常);2、甲状腺肿切除术后,预防甲状腺肿复发;3、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替代治疗;4、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功能亢进症的辅助治疗;5、甲状腺癌术后的抑制治疗;6、甲状腺抑制试验。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