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骨科> 脊髓损伤> 脊髓损伤如何康复

精选回答(1)

苏振波 主任医师 哈尔滨市骨伤科医院 三甲

擅长:四肢骨肢、软组织损伤保守与手术治疗,颈腰椎疾病,关节畸形的矫正,人工关节置换术,关节损伤后康复治疗

提问

脊髓损伤可以通过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物理疗法等方式进行康复,但是需要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1、运动疗法

脊髓损伤的患者容易出现运动障碍的情况,而且肌肉的力量也会有所减弱。在病情恢复期间,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运动疗法的方式来训练局部的肌肉,能够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可以有效的缓解肌肉萎缩的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作业疗法

作业疗法是指通过训练患者的各种动作和姿势,来改善患者的运动和感觉障碍,比如训练患者的抬腿、转身、坐下等动作,可以有效的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改善患者的肢体麻木、疼痛等症状。

3、物理疗法

脊髓损伤的患者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电疗、磁疗等物理治疗的方式来改善局部的肌肉痉挛,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

除此之外,也可以通过饮食调理、药物治疗、中医治疗等方式来缓解病情,有利于加快疾病治愈的速度。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多注意休息,避免做劳累的体力活,也应避免进行剧烈的运动。

2021-12-17 17:07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肌肉萎缩

肌肉萎缩是指横纹肌营养障碍,肌肉纤维变细甚至消失等导致的肌肉体积缩小。

  • 症状起因:目前肌肉萎缩尚无统一分类,我们从临床实际出发,结合病原因分类如下。 一、神经源性肌萎缩 主要是脊髓和下运动神经元病变引起。见于脊椎椎骨骨质增生、椎间盘病变、脊神经肿瘤、蛛网膜炎、神经炎、神经丛病变、脊神经肿瘤、蛛网膜炎、神经炎、神经丛病变、神经损伤、脊髓空洞症、运动神经元性疾病、格林-巴利综合征、脑部病变和脊髓病变导致的废用性肌萎缩症等。 二、肌源性肌萎缩 常见于肌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性肌强直症、周期性麻痹、多发性肌炎、外伤如挤压综合征等、缺血性肌病、代谢性肌病、内分泌性肌病、药源性肌病、神经肌肉传递障碍性肌病如重症肌无力等。 三、废用性肌萎缩 上运动神经元病变系由肌肉长期不运动引起,全身消耗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四、其他原因性肌萎缩 如恶病质性肌萎缩、交感性肌营养不良等。

  • 可能疾病: 痿证 进行性脊肌萎缩症 项痹 颈肋畸形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外科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