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五官科> 眼科> 视网膜脱落> 视网膜脱落眼球萎缩怎么治疗

医生回答(1)

李长林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视网膜脱落伴眼球萎缩可以考虑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眼内注射抗VEGF药物、玻璃体切除术等方法进行治疗。若症状持续或加剧,应尽快就医以避免进一步的视力损失,必要时可佩戴助视器并接受低视力康复训练。
1.视网膜激光光凝术
视网膜激光光凝术通过使用特殊的激光设备对受损区域进行精确照射,形成瘢痕以稳定视网膜。此措施旨在减少孔洞大小、预防进一步脱离;适合于有裂孔但尚未完全脱离的患者。
2.眼内注射抗VEGF药物
眼内注射抗VEGF药物通常在门诊条件下由专业医生操作,将特定药物注入玻璃体腔以帮助封闭裂孔并促进愈合。这类药物能够抑制血管生长因子,从而控制异常增生导致的孔洞扩大或新孔出现;适用于因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引起的眼球萎缩。
3.玻璃体切除术
玻璃体切除术是一种眼科手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通过移除混浊或变性的玻璃体来恢复视力。该手术对于由于外伤、糖尿病等原因引起的并发症所致的视网膜脱落及眼球萎缩具有积极作用。
4.佩戴助视器
助视器包括放大镜、眼镜等,需要根据个体差异定制,以提高阅读、写作等活动的清晰度。助视器可辅助改善部分视野缺损造成的不适症状,但并不能治愈上述病症。
5.低视力康复训练
低视力康复训练涉及一系列专门针对视觉障碍患者的技巧和策略,旨在最大限度地利用残余视力。这些训练可以帮助患者适应视力下降带来的挑战,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以及社交参与度。
建议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日常生活中应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眼部受到撞击,以免加重病情。

2024-01-26 18:2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