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脑干出血患者如何进行急救
补充说明:脑干出血患者如何进行急救
a******W 2021-11-15 15:59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脑干出血的患者应立即采取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颅内压、维持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监测病情变化等措施进行急救。
1.保持呼吸道通畅
首先需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导致窒息;其次轻拍患者的背部帮助排出异物;最后使用纱布清理口腔及鼻腔内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能够减少因脑干出血引起的呼吸困难、咳嗽反射减弱等情况发生时,气道阻塞的风险,从而降低窒息的发生概率。
2.控制颅内压
可遵医嘱使用注射液、甘露醇注射液等药物减轻水肿,缓解颅内高压状态。上述药物通过增加水分排泄来降低颅内压力,对于脑干出血引起的脑水肿具有一定的效果。
3.维持生命体征
应立即拨打紧急医疗救援电话,并在等待期间开始心肺复苏术。脑干是调节心跳和呼吸的关键部位,稳定生命体征有助于为后续治疗提供时间窗口。未及时处理可能导致心跳骤停或呼吸衰竭。
4.预防并发症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定期评估并记录尿量。因为脑干出血可能引起尿潴留或其他泌尿系统并发症,监控尿量可以帮助早期发现并处理这些问题。
5.监测病情变化
需要持续监测患者的意识水平、瞳孔大小和对光反应以及肢体活动能力。这些指标的变化反映了脑干损伤的程度和恢复情况,有助于指导临床决策。
在转运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患者的移动,以减少脑干再次受到压迫的可能性。到达医院后,应立即进行头颅CT检查以确定出血位置和范围,以便制定更精确的治疗方案。
2024-03-19 07:29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脑干出血是神经系统急重症,其预后差,病死率高。其脑干出血量在15ml以下的,死亡率17.1%左右。脑干出血量在15ml以上,死亡率 81.8%左右。其中脑干出血量超过20ml以上的死亡率更高。出血量较少者(6~9ml左右),一般在大量应用白蛋白1~2周左右,意识障碍多有恢复,脑干功能障碍明显好转,生命体征趋于平稳。在中等量脑干出血(10~14ml左右)、症状较重者,大剂量持续应用白蛋白一般在3~4周左右,部分病人生命体症渐趋于平稳。
症状起因:高血压动脉硬化是脑干出血的主要病因,脑干出血多由高血压导致基底动脉中央支破裂引起。往往在数秒到数分钟内引起昏迷,可立刻昏迷、四肢瘫、针尖样瞳孔,数小时内死亡;水平眼球运动受累而垂直眼球运动佳,有的病例可以出现眼球上下跳动。对侧眼球出现5秒间隔的游动。病又往往出现四肢瘫,去大脑强直。有时可以出现中枢性高热、呼吸异常。出血可破入四脑室,血肿向腹侧扩展,导致居中的固定瞳孔,小的基底部出血可引起“闭锁综合征”;未累及上行网状激活系统的小出血常常没有严重神经功能缺失,症状轻微,预后良好。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脑外科、急救、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