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骨转移放疗后疼痛加重原因
补充说明:骨转移放疗后疼痛加重原因
a******W 2021-11-29 17:47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骨转移放疗后疼痛加重可能是由骨质疏松、继发性骨质软化症、放射性脊髓炎、放射性神经损伤、继发性骨髓功能减退等病因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由于骨密度降低、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的一种代谢性骨骼疾病。当发生骨转移时,肿瘤细胞侵犯周围组织,引起炎症反应和水肿压迫,进而诱发疼痛。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伦磷酸钠片、利塞膦酸钠片等药物进行缓解。
2.继发性骨质软化症
继发性骨质软化症是由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钙磷吸收障碍所致的骨骼病变,会导致骨质减少。此时如果存在骨转移的情况,则会引起疼痛加剧的现象。针对此现象,患者可遵医嘱服用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碳酸钙D3咀嚼片等补钙制剂来改善不适症状。
3.放射性脊髓炎
放射性脊髓炎是指在接受放疗后出现的以脊髓损害为主的神经系统并发症,主要是因为电离辐射对脊髓组织造成直接损伤。而骨转移病灶位于椎体时,在放疗过程中会对周围的脊髓组织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引起疼痛的症状。对于放射性脊髓炎所引起的疼痛,患者需要遵照医生的意见给予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等止痛药物进行缓解。
4.放射性神经损伤
放射性神经损伤是指接受放疗后出现的神经功能障碍,主要是因为电离辐射对神经组织造成直接损伤。若患者本身存在骨转移的情况,在放疗的过程中可能会对邻近的神经组织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从而引起疼痛的症状。患者可以配合医生通过针灸等方式刺激穴位的方法来减轻疼痛症状。
5.继发性骨髓功能减退
继发性骨髓功能减退指由其他疾病因素导致造血干细胞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使骨髓造血功能受损。骨转移会影响骨髓腔的空间和血液供应,进一步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导致疼痛加剧。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常规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贫血等问题。
建议关注疼痛程度的变化,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骨折风险。适当的康复训练有助于维持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但应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
2024-03-29 17:59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一种系统性骨病,其特征是骨量下降和骨的微细结构破坏,表现为骨的脆性增加,因而骨折的危险性大为增加,即使是轻微的创伤或无外伤的情况下也容易发生骨折。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多因素所致的慢性疾病。在骨折发生之前,通常无特殊临床表现。该病女性多于男性,常见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增加,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处于上升趋势,在我国乃至全球都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健康问题。
维生素D滴剂
用于预防和治疗维生素D缺乏症,如佝偻病等。
巴氯芬片
本品用于缓解由以下疾病引起的骨骼肌痉挛: 1、 多发性硬化、脊髓空洞症、脊髓肿瘤、横贯性脊髓炎、脊髓外伤和运动神经元病。 2、脑血管病、脑性瘫痪、脑膜炎、颅脑外伤。
复方芦丁片
主要用于脆性增加的毛细血管出血症,也用于高血压脑病、脑出血、视网膜出血、出血性紫癜、急性出血性肾炎、再发性鼻出血、创伤性肺出血、产后出血等的辅助治疗。
沉香十七味丸
“白脉病”:白脉包括大脑、小脑、延脑脊髓,以及各种神经。出现口眼歪斜、四肢麻木、肌筋萎缩、偏瘫、麻痹、言语不清等症状。“赫依”血不调:是指赫依与血相互不合而形成的疾病,本方指跌打损伤、扭挫伤、筋骨肿痛、骨质增生、颈椎病、肥大性脊椎炎、肩周炎、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面瘫等引起的疼痛、瘀肿、功能障碍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