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科> 中医内科> 余甘子的吃法和禁忌有哪些

精选回答(1)

王凤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于运用中医中药治疗内科疾病、儿科疾病和妇科疾病,达于阴平阳秘,对心脑血管疾病、甲状腺结节和糖尿病及并发症有深入研究

提问

余甘子通常有生吃、制成果脯以及药膳等吃法,但需注意脾胃虚寒腹泻者慎食,孕妇忌食。余甘子,味苦、甘酸,性凉;归肝、肺,为大戟科植物余甘子的果实,具有清热利咽、润肺化痰、生津止渴的功效。主治感冒发热、咳嗽、咽痛、白喉、烦热口渴、高血压等疾病。
1、吃法
建议选择新鲜、完好以及成熟的余甘子,然后将余甘子的表面清洗干净,在除去表面残留的灰尘、细菌以及寄生虫后,即可生吃。若感觉生吃口味较淡,还可将其制成果脯,首先要用开水煮熟余甘子,捞出后烘干水分,再拌入蜂蜜和白糖,最后装入干净的瓶罐腌制成果脯,建议放置在冰箱冷藏保存,可以适当延长果脯的保质期。另外,余甘子还可与木瓜、雪梨、蜜枣以及瘦肉等制成余甘子木瓜汤,该药膳比较适合女性服用,可帮助女性润肺清肠、美白皮肤。
2、禁忌
虽然余甘子具有清热凉血、消食健胃的辅助功效,但脾胃虚寒腹泻者服用后可能会加重病情,所以禁忌食用。另外,由于余甘子性凉,孕妇服用后可能会引起宫缩,造成流产或者早产,所以禁忌食用余甘子。
另外,余甘子不适合长期服用,虽然偶尔服用余甘子可以起到护肝和提高身体免疫力的作用,但是长期服用则会增加肝脏的负担,甚至伤肝。

2021-11-29 18:5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小儿泄泻 (腹泻)

小儿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特征的一种小儿常见病。西医称泄泻为腹泻,发于婴幼儿者称婴幼儿腹泻。本病以2岁以下的小儿最为多见。虽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节发病率为高,秋冬季节发生的泄泻,容易引起流行。小儿脾常不足,内伤乳食,或脾肾阳虚,均可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调而发生泄泻。轻者治疗得当,预后良好。重者泄下过度,易见气阴两伤,甚至阴竭阳脱。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