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药品> 山柰> 山柰的功效与作用

医生回答(1)

廖丽华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山柰具有行气温中、消食止痛、理气止呕、解毒杀虫、温肾散寒等功效,对于上述症状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由于山柰的药理作用较为明确,使用时需谨慎,如有需要,建议咨询医生或药师。
1.行气温中
山柰具有行气温中的功效。其辛温入脾、胃经,能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脾胃功能。可用于治疗腹胀、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可配伍砂仁、白术等药物增强效果。
2.消食止痛
山柰有消食止痛的作用。其辛香走窜,能促进胃肠蠕动,缓解积食引起的疼痛。对于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可与其他健胃消食药如陈皮、枳实合用。
3.理气止呕
山柰通过调畅气机来达到止呕的目的。其辛温芳香,善行脾胃之气而止呕逆。主治呕吐不止、呃逆等症。可与半夏、生姜同用以增强疗效。
4.解毒杀虫
山柰外用时具有一定的解毒杀虫作用。其辛散温通,既能祛风除湿,又能解毒杀虫。可辅助治疗皮肤瘙痒、湿疹等皮肤病。可将鲜品捣烂外敷或煎水洗患处。
5.温肾散寒
山柰性温,归肾经,因此具有温肾散寒的功效。此功效适用于治疗肾虚所致的症状,如腰膝酸软、畏寒怕冷等。患者可以服用补骨脂汤进行调理,由肉桂、巴戟天、菟丝子、杜仲、补骨脂组成。
使用山柰时需注意不宜过量,以免引起上火。此外,对该药材过敏者应避免使用,以免出现红斑、丘疹、瘙痒等不适症状。

2024-02-14 18:37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小儿泄泻 (腹泻)

小儿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特征的一种小儿常见病。西医称泄泻为腹泻,发于婴幼儿者称婴幼儿腹泻。本病以2岁以下的小儿最为多见。虽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节发病率为高,秋冬季节发生的泄泻,容易引起流行。小儿脾常不足,内伤乳食,或脾肾阳虚,均可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调而发生泄泻。轻者治疗得当,预后良好。重者泄下过度,易见气阴两伤,甚至阴竭阳脱。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