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脱肛引起原因
补充说明:脱肛引起原因
a******W 2022-01-02 23:51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脱肛可能是由长期便秘、腹内压增高、腰椎间盘突出、先天发育异常、直肠黏膜下脓肿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长期便秘
由于大便过于干结,在排出时需要用力增加腹压,久之会导致盆底肌肉和肛门括约肌功能减弱,从而导致脱肛。可通过药物进行调理,如乳果糖口服溶液、麻仁丸等。
2.腹内压增高
当患者存在慢性咳嗽、习惯性便秘等情况时,可导致腹内压持续升高,进而使直肠前壁向阴道后方移位,严重者甚至发生脱出的情况。针对此类病因,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接受针对性治疗,如慢性支气管炎可以使用布吸入悬液进行缓解;便秘则可以通过开塞露进行应急处理。
3.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可能会导致排便困难,加重腹内压,从而诱发脱肛。对于此病的治疗通常包括非手术疗法和手术疗法。非手术疗法有牵引疗法、推拿疗法等;若保守治疗无效,则需考虑手术治疗,如椎间孔镜微创技术、脊柱内固定术等。
4.先天发育异常
如果患者本身存在先天性的骨盆结构畸形或者骶尾部裂隙,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直肠周围组织的正常解剖关系,导致其容易从薄弱处向外膨出形成脱垂。针对先天性发育异常引起的脱垂,一般需要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矫正,比如直肠悬吊固定术、肛门紧缩术等。
5.直肠黏膜下脓肿
直肠黏膜下脓肿多由细菌感染引起,炎症刺激局部组织可能导致肛门松弛无力,进而出现脱肛的现象。抗生素是治疗直肠黏膜下脓肿的主要手段,常用药物为头孢曲松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
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减少腹内压,同时注意保持规律的大便习惯,避免长时间憋便。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肛门功能锻炼,如提肛运动,以增强肛门括约肌的力量。
2024-02-19 04:12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便秘(senileconstipation)是指排便次数减少,同时排便困难,粪便干结。正常人每天排便1~2次或2~3天排便1次,便秘患者每周排便少于2次,并且排便费力,粪质硬结、量少。便秘可见于年轻人,但是老年人更常见,约1/3的老年人可出现便秘,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