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妇产科> 妇科> 子宫腺肌症> 腺肌症> 介入治疗腺肌症后子宫萎缩了

医生回答(1)

蔡意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妇科

提问

介入治疗腺肌症后子宫萎缩了,可以考虑采取介入治疗、孕三烯酮、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醋酸亮丙瑞林、米非司酮等治疗措施进行治疗。
1.介入治疗
通过导管技术对病变部位进行局部处理,减少异常出血,缓解症状。主要针对子宫腺肌症导致的月经量多、经期延长等不适症状。不适用于妊娠及哺乳期患者。
2.孕三烯酮
孕三烯酮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孕激素衍生物,具有抗雌激素的作用,能够抑制子宫内膜生长,从而减轻腺肌症的症状。此药主要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痛经、月经不调等症状。使用时应注意可能出现头痛、乳房胀痛等不良反应。
3.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
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中含有的孕激素可使子宫内膜变薄,减少子宫收缩,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该装置适合希望长期避孕且不想频繁服用口服避孕药的女性。安装手术应在月经周期内的特定时间进行。
4.醋酸亮丙瑞林
醋酸亮丙瑞林是一种释放激素激动剂,能迅速降低卵巢功能,使子宫内膜处于静息状态,进而缩小子宫体积。此药物常用于绝经过渡期前子宫肌瘤患者的术前用药。需注意可能引起潮热、阴道干燥等副作用。
5.米非司酮
米非司酮属于一种孕激素受体拮抗剂,可以竞争性地阻断孕激素与其受体的结合,导致子宫内膜脱落而起到止血效果。对于子宫腺肌症所致的月经过多有较好的止血效果。但须警惕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
在选择介入治疗腺肌症的方法时,应考虑个体差异及病情严重程度,并遵循医生指导以确保安全有效。如有任何疑问或不适,请及时向专业医师咨询。

2024-03-31 13:07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