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皮肤性病科> 皮肤科> 皮肤病> 什么叫皮质类固醇皮肤病

医生回答(1)

吴诗宁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皮肤科

提问

皮质类固醇皮肤病是指由长期或滥用皮质类固醇药物导致的一组皮肤炎症反应。
皮质类固醇皮肤病是由于长期使用外用皮质类固醇制剂所引起的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等继发性病变。这些药物具有抗炎作用,但长期使用会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受损,进而引发一系列皮肤问题。此类疾病的典型症状包括皮肤变薄、多毛症、痤疮样皮疹、色素沉着异常以及皮肤容易出现感染等问题。严重时还可能出现皮肤下陷、毛囊炎、皮肤脆弱等症状。
针对皮质类固醇皮肤病的常规检查项目可能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测、免疫学检测等实验室检查;必要时还可进行组织活检以评估皮肤结构改变情况。治疗皮质类固醇皮肤病通常需要减少皮质类固醇的使用并逐渐停药。同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非激素类外用药膏如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等来缓解症状。对于严重的皮肤损伤,系统性免疫调节剂如环孢素口服溶液、甲氨蝶呤片也可能会被考虑用于治疗。
患者应避免自行滥用皮质类固醇药物,若必须使用需在医师指导下进行,并定期监测皮肤变化,以预防潜在风险。

2024-04-05 05:4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