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血液科> 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什么

医生回答(1)

段思森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血液科

提问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导致的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异常,导致全血细胞减少的一组综合征。其发生可能与遗传因素、感染、药物毒性作用等有关。患者可能出现乏力、头晕、心悸等症状,严重时可有发热、出血倾向、皮肤苍白等现象。
通常需要进行血常规、骨髓穿刺涂片、免疫学检查以及染色体分析等实验室检测来确诊。其中,骨髓穿刺涂片可以评估造血细胞的数量和质量,而免疫学检查则有助于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血液疾病。该疾病的治疗包括免疫调节治疗如环孢素A、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等,以及针对重度贫血的输血支持。对于不同病情阶段的患者,治疗策略会有所调整。
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接触化学毒物,定期监测血象变化,以早期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

2024-03-01 09:2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