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低体重儿怎样治
补充说明:低体重儿怎样治
2024-06-14 11:19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低体重儿的治疗措施包括中药调理、营养支持治疗、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按摩疗法等。
1.中药调理
中医师根据患儿体质开具补气养血、健脾益肾的方剂如四君子汤或六味地黄丸。这些中药有助于改善脾胃功能,促进营养吸收,从而增加体重。适用于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调护不当导致的低体重儿。
2.营养支持治疗
提供高能量密度的配方奶粉或特殊医学用途食品,按需喂养并监测生长发育情况。通过补充必要的营养素来满足婴儿的能量需求,促进体重增长。适用于出生时体重过低且无法通过母乳喂养获得足够营养的低体重儿。
3.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在医生指导下给予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通常为单次剂量。免疫球蛋白可迅速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感染,有利于低体重儿恢复健康。适用于存在严重感染风险或已发生感染的早产低体重儿。
4.按摩疗法
由专业人员指导家长进行轻柔的腹部按摩,每日数次。按摩可以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消化吸收,间接增加体重。适用于无明显疾病但体重增长缓慢的低体重儿。
对于低体重儿,应特别注意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和湿度,以减少热量散失。同时,定期监测体温变化,确保其舒适和安全。
2024-06-14 13:34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足月小样儿是指出生体重比同龄正常体重低25%的小样儿中最常见的,胎龄在38至42周之间而体重在2500克以下的小样儿。世界上每年约24万婴儿的出生体重<2500g,其中足月小于胎龄儿占30%-40%,我国小于胎龄儿发病率为5%-10%,占低出生体重儿的 50%-60%,足月小于胎龄儿体重多在2500g以下,非匀称型较多,此类婴儿因孕周已足,但出生后能力低下,容易发生胎粪吸入、低体温、红细胞增多症、低血糖、宫内感染等先天异常,尤其可发生发育、神经行为及智力落后,且小于胎龄儿死亡率为正常足月儿的8倍,因此近来对小于胎龄儿的治疗已受到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