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科> 中医内科> 出冷汗> 从头到脚出冷汗怎么办

从头到脚出冷汗怎么办

发病时间:不清楚

从头到脚出冷汗怎么办

补充说明:从头到脚出冷汗怎么办

2024-06-17 15:23

植物神经紊乱 出冷汗 发冷 上火 焦虑 紧张 生姜 维生素B6片 谷维素片 红糖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张瑜 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擅长:中医内科相关疾病,尤其是中医胃肠道疾病,以及人体亚健康状态调理、皮肤湿疹荨麻疹、过敏性鼻咽炎等变态反应性疾病。

提问

从头到脚出冷汗可以考虑采取饮食调理、药物治疗、心理行为疗法等措施进行治疗。
1.饮食调理
可以适当食用生姜、红糖等食物。生姜具有驱寒的作用,而红糖能够补充能量,从而缓解身体发冷的情况。适用于因体质虚弱导致的出汗症状。但需注意适量摄入,以免引起上火。
2.药物治疗
可遵医嘱服用维生素B6片、谷维素片等调节神经功能的药物。这些药物有助于改善植物神经紊乱引起的出汗过多现象。适用于因神经系统失调导致的全身性出汗。使用时应按处方剂量服用。
3.心理行为疗法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等方式来调整心态。此方法旨在帮助患者识别并改变不健康的思维模式,减少焦虑和压力,进而控制出汗反应。适用于由情绪因素如紧张、焦虑引起的局部或全身出汗。实施前需要专业心理咨询师指导。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过大,以减少出汗的发生。

2024-06-17 18:2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适用药品

普鲁卡因泛酸钙胶囊

用于神经衰弱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病症(如失眠疲劳焦虑、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症状)。

薄芝糖肽注射液

用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萎缩性肌强直,及前庭功能障碍、高血压等引起的眩晕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癫痫失眠等症。亦可用于肿瘤、肝炎的辅助治疗。

十三味红花丸

1.藏医:补肝益肾,解毒通淋。用于肝萎缩,外伤引起的肾脏肿大,肝热症,小便癃闭,性水肿,化合毒中毒症,“亚玛”虫病。2.中医: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梅毒,疱疹尖锐湿疣,支原体、衣原体感染,非淋菌性尿道炎,淋菌尿道炎,盆腔炎,子宫内膜炎等。3.运动系统:风湿类风湿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肩周炎,颈椎炎,骨质增生,急慢性软组织损伤,外伤致骨折,挫伤等原因的各种疼痛。4.心脑血管系统:脑震荡及后遗症,脑血栓及后遗症,脑栓塞及后遗症,脑血管痉挛,脑供血不足,脑动脉硬化、老年痴呆症,中风,瘫痪,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各种原因引起的癫痫和惊风等。5.神经系统: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神经性官能症,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神经性头痛,各类神经性障碍,各类神经性炎症等。6.白脉病:指气血交搏,运行受阻而不能内充肚腑、外达肌筋、骨骼、损及白脉引起的以麻木、肿痛、萎缩、拘挛为特征的病症,又称“白痹”,外遇风寒湿气,内伤疫热、毒热,劳累过度等,均为诱发本病之因素。

抑眩宁胶囊

中医上治疗肝阳上亢、气血两虚、肾精不足、痰湿中阻型眩晕症。西医上用于各类眩晕症,头昏头痛、恶心呕吐耳鸣耳聋、脑供血不足、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美尼尔氏综合征以及有高血压动脉硬化、颈椎病、脑震荡后遗症等引起的眩晕。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