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肾内科> 肾性骨病> 肾性骨病症状

医生回答(1)

郝雨欣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肾性骨病的症状包括佝偻病性骨折、骨痛、骨质疏松、肾性骨软化症以及高磷血症,这些症状可能表明肾脏功能异常,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1.佝偻病性骨折
佝偻病性骨折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和磷代谢紊乱,进而影响骨骼生长发育。佝偻病性骨折通常发生在儿童时期。佝偻病性骨折多见于长骨干骺端,如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
2.骨痛
肾性骨病患者存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会刺激破骨细胞活性增加,促进骨吸收,从而引起全身骨骼疼痛的症状。骨痛可发生于任何骨骼,但以脊柱、肋骨较为常见。
3.骨质疏松
肾性骨病患者的肾脏受损,会导致钙离子排泄障碍,使血液中钙含量降低,进而影响骨密度,引发骨质疏松。骨质疏松主要累及椎体、髋部和手腕等负重较大区域。
4.肾性骨软化症
肾性骨软化症是由慢性肾衰竭引起的钙、磷和维生素D代谢异常所致。此时由于钙、磷代谢异常,导致骨基质矿化障碍,出现肾性骨软化症的情况。肾性骨软化症的典型表现为骨质变薄、易折断,常出现在扁平骨,如颅底、胸廓和盆骨。
5.高磷血症
高磷血症是指血液中磷酸盐浓度超过正常范围,长期高磷血症会引起钙磷比例失调,导致钙离子减少,进而影响骨形成和维持骨矿物质密度。高磷血症可能导致全身各处骨骼脆弱,尤以脊柱、肋骨最为明显。
针对肾性骨病,可以进行血液生化检查,包括钙、磷、碱性磷酸酶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检测。必要时还可进行骨密度测定。治疗措施可能包括补充钙剂、维生素D以及磷酸盐结合剂。患者应避免高磷食物,确保充足的日照,并定期监测电解质平衡。

2024-01-28 02:4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