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药品> 白芥子> 炒白芥子的功效与作用

医生回答(1)

荣慧敏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炒白芥子具有痰多壅盛、痰湿痹痛、食积停滞、气逆喘咳、痈肿瘰疬等功效与作用。由于白芥子的药物性味偏辛温,因此阴虚火旺者慎用。
1.痰多壅盛
炒白芥子辛温散结,具有化痰的作用,能促进体内痰液排出。主治痰浊阻滞引起的咳嗽、哮喘等病症。可配伍半夏、橘红等药材同用。
2.痰湿痹痛
本品有祛风除湿、温经通络之效,能够缓解因寒湿侵袭而引起的关节疼痛和肌肉酸楚等症状。常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所致的上述症状。可与其他活血止痛药物如川芎、当归等合用。
3.食积停滞
白芥子入肺经,能行气消胀,有助于改善食积不化的症状。对于饮食过量导致的腹胀、嗳气等不适情况有一定的调理效果。可配伍山楂、神曲等加强消化功能。
4.气逆喘咳
白芥子味辛,性温,入肺经,能宣肺降气,使上逆之气得以平顺,从而起到止咳平喘的作用。适用于治疗由外感风寒、痰湿内蕴所引起的咳嗽、气喘等症状。可与麻黄、杏仁等一同煎服。
5.痈肿瘰疬
白芥子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细菌感染,减少炎症反应,进而达到消肿散结的目的。可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皮肤软组织感染性疾病,如疖肿、丹毒等。可捣烂后外敷于患处。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白芥子性质辛辣,因此阴虚火旺者慎用,以免加重病情。此外,患者在服用时需注意观察是否有不良反应发生,若出现,则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就医处理。

2024-03-05 09:2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瘰疬 (老鼠疮)

瘰疬是指民间俗称的“疬子颈”或“老鼠疮”,中医称之为“瘰疬”,西医称它为颈淋巴结结核。“瘰疬”之名始见于二千多年前《黄帝内经》灵枢·寒热篇:“寒热瘰疬,在于颈腋者……”在颈部皮肉间可扪及大小不等的核块,其小者为瘰,大者为疬,因其互相串连,连贯如串珠状,故称之为瘰疬。本病特点初起如豆,不觉疼痛,逐渐增多,累累如串珠状,成脓时皮色转为暗红,溃后脓水清稀,往往此愈彼破,形成窦道,状如老鼠洞。治疗颇为棘手,在旧社会,有“十疬九死”之说。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该病已不再可怕。瘰疬科就是以治疗这类疾病为特长的专科,并以“瘰疬”二字作为科室的名称。中医所称“瘰疬”和民间俗称“老鼠疮”,均指淋巴结核。淋巴结核以颈部为最常见,颈部淋巴结核还可合并纵隔肺门部、腋窝部、腹股沟部淋巴结核。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