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骨科> 骨折> 骨折术后发热的原因

医生回答(1)

龙鹏晨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骨折术后发热可能是感染性并发症、镇痛药物副作用、血液循环加速、代谢率增高以及伤口愈合反应导致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治疗。
1.感染性并发症
由于开放性创伤导致软组织损伤和骨髓腔内血肿污染,为细菌提供了有利条件,从而诱发了局部炎症反应。这种感染会导致机体免疫系统激活,产生大量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这些物质可以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紊乱,进而出现发热现象。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如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颗粒等。
2.镇痛药物副作用
镇痛药物通常含有非甾体抗炎药或阿片类药物,这类药物具有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的作用,而前列腺素是身体对疼痛和炎症的一种自然防御机制。当其被抑制时,可能会导致身体对感染或其他病理状态的反应减弱,从而使体温调节功能受到影响,引起发热。针对镇痛药物引起的发热,应立即停用相关药物并告知主治医师,同时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如湿敷或酒精擦拭皮肤。
3.血液循环加速
骨折后需要固定患处以促进愈合,在此过程中会影响肢体血液循环,但手术后拆除外固定架会使血液循环加速,增加热量产生。对于血液循环加速引起的发热,可通过适当休息和穿着宽松衣物来缓解不适感。
4.代谢率增高
骨折术后的患者为了促进骨折端的愈合,机体处于高代谢的状态,此时基础代谢率会高于正常人,因此会产生较多的热量。针对代谢率增高的情况,可以通过适当的营养支持和平衡饮食来改善,如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等。
5.伤口愈合反应
骨折术后患者的伤口存在一定的炎症反应,炎症反应会引起局部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导致血液中的白细胞和炎症介质渗出到伤口周围,刺激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针对伤口愈合引起的发热,可遵医嘱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等药物缓解不适症状。
建议密切监测体温变化,若持续高热不退,应及时就医复查X光片或CT扫描以评估恢复情况。日常生活中,患者还要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利于病情恢复。

2024-01-17 07:5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