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骨科> 下肢> 下肢静脉缺血是什么症状

医生回答(1)

赵丽吉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下肢静脉缺血表现为下肢肿胀、皮肤青紫、间歇性跛行、静息痛、皮肤溃疡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评估病情和接受治疗。
1.下肢肿胀
下肢静脉缺血时,由于血液回流受阻,导致液体积聚在组织间隙中,引起水肿。此外,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也可能导致血液回流障碍。肿胀通常发生在小腿和足部,可能伴有沉重感或不适。
2.皮肤青紫
当血液循环不良时,会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出血,红细胞外渗到周围组织间隙,使皮肤呈现青紫色。这种症状多见于下肢远端,尤其是在长时间站立或坐立后更为明显。
3.间歇性跛行
间歇性跛行是指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下肢肌肉疼痛或无力,休息后可缓解,再继续行走又会出现类似情况。这可能是由于下肢静脉缺血导致肌肉供氧不足所致。跛行往往呈阵发性,且随着病情进展而加重。
4.静息痛
静息痛是患者在安静状态下也感到下肢疼痛的症状,常见于下肢静脉缺血晚期。此时由于长期缺血导致神经受损,即使处于休息状态也会感到疼痛。静息痛通常位于大腿根部或膝关节以下,严重时甚至会影响睡眠质量。
5.皮肤溃疡
皮肤溃疡的发生与下肢静脉高压有关,高压使得局部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发生坏死形成溃疡。溃疡通常出现在脚趾或足跟等受压部位,初期为红色斑点,随后发展成开放性伤口。
针对下肢静脉缺血的症状,可以进行超声波检查、CT扫描或磁共振成像以评估下肢血管状况。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如抗凝药华法林钠片预防血栓形成,以及手术治疗如经皮激光腔内血管成形术开通闭塞的下肢动脉。建议患者避免长时间静坐或站立,穿着支持袜或弹力裤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减少症状发生。

2024-02-08 03:1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