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治疗

发病时间:不清楚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治疗

补充说明: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治疗

a******W 2022-03-11 17:46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 矫正 手术 开胸手术 缺氧 心脏 利尿 呋塞米 螺内酯 心力衰竭 心功能不全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任正新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和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体检综合分析和健康指导有一定的经验。

提问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治疗可能包括体肺分流术、心内矫正手术、心功能支持治疗和术后管理与随访。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体肺分流术
体肺分流术通过开胸手术建立一条新的从体循环到肺循环的通道,增加肺部血流量,改善氧合。此措施有助于缓解缺氧状况,因为血液经过体-肺分流后会获得更多的氧气,提高全身组织器官的供氧量。
2.心内矫正手术
心内矫正手术通常采用开胸手术,在体-肺分流术后进行,旨在纠正心脏内部结构异常,恢复血液循环正常途径。该措施针对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核心病理机制,即大血管位置错误导致血液无法按预期分配至身体各处。通过调整心脏内部结构,使血液能够按照自然路径流动,从而解决大动脉转位引起的供血问题。
3.心功能支持治疗
心功能支持治疗包括使用正性肌力药如洋地黄类药物、硝酸酯类药物等来增强心肌收缩力;以及应用利尿剂如、螺内酯等促进体内液体排出。这些药物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脏泵血能力,减轻因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引起的心力衰竭症状。对于存在心功能不全的患者而言,适当的药物干预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
4.术后管理与随访
术后管理涉及监测生命体征、预防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而随访则包含定期复查以评估康复进度。良好的术后管理和密切的随访监控可有效减少术后风险并及时发现可能的问题。这两者相结合有助于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康复效果。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应遵循医嘱严格控制钠盐摄入量,每日不超过3克,以减少心脏负荷。同时,保持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2024-01-25 00:1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手术后膈疝

手术后膈疝(postoperativediaphragmatic hernia)是指途经膈肌的手术,因术中对其修补不严密或术后裂开,腹腔内脏器(胃肠)突入胸腔并发的内疝。多发生于食管癌或贲门癌切除术后,贲门失弛缓症、食管裂孔疝或膈疝手术后比较少见。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