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脊髓灰质炎所导致的下肢肌肉萎缩怎么办
补充说明:脊髓灰质炎所导致的下肢肌肉萎缩怎么办
a******W 2022-03-28 17:38
我要咨询
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脊髓灰质炎所导致的下肢肌肉萎缩可以通过营养支持治疗、功能锻炼、神经康复训练、物理疗法、矫形器使用等方法来治疗。
1.营养支持治疗
营养支持治疗通过提供适当的营养来改善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可能有助于促进恢复。适用于存在长期进食困难、消化吸收障碍等情况下。实施过程中需监测患者的营养状态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2.功能锻炼
功能锻炼包括一系列针对受损肢体的活动和练习,旨在维持或提高其功能。适用于因脊髓损伤导致的功能受限。应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计划,并定期评估效果。
3.神经康复训练
神经康复训练涉及一系列专门设计用于刺激和强化受损神经系统的方法和技术。针对由于外伤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应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并逐步增加难度以达到最佳效果。
4.物理疗法
物理疗法利用电刺激、超声波等非侵入性技术直接作用于受损区域,以减轻症状并促进恢复。对于由外伤引起的局部软组织损伤有效。须在有经验的专业人士监督下进行,并根据患者反应调整强度和频率。
5.矫形器使用
矫形器使用是一种物理支持手段,通过定制的装置如支具或鞋垫来纠正姿势异常。适用于因脊髓损伤引起步态不稳或关节不稳定的情况。需要定期检查调整以确保舒适性和有效性。
在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期,应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下肢肌肉负担。同时,建议定期进行功能性锻炼,如平衡训练和肌力训练,以延缓肌肉萎缩进程。
2024-02-24 04:47
举报向医生提问
症状起因:目前肌肉萎缩尚无统一分类,我们从临床实际出发,结合病原因分类如下。 一、神经源性肌萎缩 主要是脊髓和下运动神经元病变引起。见于脊椎椎骨骨质增生、椎间盘病变、脊神经肿瘤、蛛网膜炎、神经炎、神经丛病变、脊神经肿瘤、蛛网膜炎、神经炎、神经丛病变、神经损伤、脊髓空洞症、运动神经元性疾病、格林-巴利综合征、脑部病变和脊髓病变导致的废用性肌萎缩症等。 二、肌源性肌萎缩 常见于肌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性肌强直症、周期性麻痹、多发性肌炎、外伤如挤压综合征等、缺血性肌病、代谢性肌病、内分泌性肌病、药源性肌病、神经肌肉传递障碍性肌病如重症肌无力等。 三、废用性肌萎缩 上运动神经元病变系由肌肉长期不运动引起,全身消耗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四、其他原因性肌萎缩 如恶病质性肌萎缩、交感性肌营养不良等。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外科
氢溴酸加兰他敏注射液
用于重症肌无力、脊髓灰质炎后遗症以及拮抗氯化筒箭毒碱及类似药物的非去极化肌松作用。
沉香十七味丸
“白脉病”:白脉包括大脑、小脑、延脑脊髓,以及各种神经。出现口眼歪斜、四肢麻木、肌筋萎缩、偏瘫、麻痹、言语不清等症状。“赫依”血不调:是指赫依与血相互不合而形成的疾病,本方指跌打损伤、扭挫伤、筋骨肿痛、骨质增生、颈椎病、肥大性脊椎炎、肩周炎、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面瘫等引起的疼痛、瘀肿、功能障碍等症状。
吲哚美辛巴布膏
用于缓解局部软组织疼痛,如 (1)运动创伤(如扭伤、拉伤、肌腱损伤等)引起的局部软组织疼痛。 (2)慢性软组织劳损(如颈部、肩背、腰腿等)所致的局部酸痛。 (3)骨关节疾病(如颈椎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等)的局部对症止痛治疗。
地巴唑片
轻度高血压、脑血管痉挛、胃肠平滑肌痉挛,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外周颜面神经麻痹。也可用于妊娠后高血压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