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消化内科> 食管> 食管下段括约肌松弛胃酸反流入食管所怎么回事?

医生回答(1)

段英达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食管下段括约肌松弛胃酸反流入食管可能是由内源性抗反流防御机制减弱、食管黏膜屏障功能受损、食管蠕动异常、食管上皮细胞更新率增快、食管裂孔疝等病因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进行针对性治疗。
1.内源性抗反流防御机制减弱
内源性抗反流防御机制包括食管下括约肌、膈肌脚和腹内压等结构,这些部位出现功能减弱时会导致胃内容物逆流入食管。针对这种情况可以使用促动力药物进行改善,如多潘立酮片、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等。
2.食管黏膜屏障功能受损
食管黏膜屏障功能受损是指食管黏膜表面的保护层受到损伤或削弱,导致胃酸和其他消化液更容易进入食管,引起炎症和烧灼感。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氢氧化铝凝胶、铝碳酸镁咀嚼片等药物缓解不适症状。
3.食管蠕动异常
食管蠕动异常指食管肌肉收缩不协调或过弱,无法有效推送食物下咽,从而导致胃酸回流到食管。对于这种情况,建议患者可遵医嘱口服熊去氧胆酸胶囊、复方铝酸铋颗粒等促进胃肠运动的药物进行调理。
4.食管上皮细胞更新率增快
食管上皮细胞更新率增快意味着食管黏膜修复能力增强,当这种更新过程受干扰时,可能导致胃酸对新生上皮造成刺激,引起炎症反应。如果确诊为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则需要配合医生通过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即两种抗生素联合一种质子泵抑制剂以及一种胶体果胶铋胶囊进行治疗,比如阿莫西林胶囊、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奥美拉唑肠溶片、胶体果胶铋胶囊等。
5.食管裂孔疝
食管裂孔疝是由于膈食管裂孔扩大,导致部分胃通过裂孔进入胸腔引起的。胃进入胸腔后可能压迫食管,使下端括约肌松弛,进而引起胃酸反流。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高枕头睡眠的方式改善不适症状,也可以考虑行腹腔镜微创手术修补疝囊颈部薄弱组织。
日常生活中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酸性食物,以减少胃酸分泌,还要注意饭后不要立即躺下,以免加重胃食管反流的症状。此外,定期复查胃镜和食管测压等检查,监测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2024-04-08 19:0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适用药品

奥美拉唑镁肠溶片

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和反流性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炎是因为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俗称“烧心病”,因为正常情况下胃酸只存在于胃中,当反流人食管时灼烧或刺激食管而产生“烧心感”。常常发生于饭后,因为食管括约肌帐力减弱或胃内压力高于食管而引起。胃内容物长期反复刺激食管黏膜,尤其是食臂下段黏膜而引起炎症,该病经常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或食道裂孔疝等病并存,但也可单独存在。根据症状不同,分别属于中医“吞酸”、“吐酸”、“噎证”、“胸痹”等病证。)与抗生素联合用药,治疗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十二指肠溃疡;治疗非甾体类抗

维U颠茄铝胶囊Ⅱ

用于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烧灼感、胃痛及慢性胃炎

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 1.糜烂性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 2.已经治愈的食管炎患者防止复发的长期维持治疗 3.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的症状控制 4.与适当的抗菌疗法联合用药根除幽门螺杆菌,并且愈合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的十二指肠溃疡,防止与幽门螺杆菌相关的消化性溃疡复发

氯雷他定糖浆

用于缓解过敏鼻炎有关的症状,如喷嚏、流涕、鼻痒鼻塞以及眼部痒及烧灼感。口服药物后,鼻和眼部症状及体征得以迅速缓解。亦适用于缓解慢性荨麻疹瘙痒皮肤病及其他过敏皮肤病的症状及体征。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