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儿科> 小儿骨科> 儿童大便失禁> 儿童大便失禁的原因6岁

医生回答(1)

郝雨欣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儿童6岁出现大便失禁的情况,可能是功能性排便障碍、肛门括约肌发育不全、先天性巨结肠、直肠脱垂、脊髓损伤等病因导致的,需针对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及时就医以评估病情并接受适当治疗。
1.功能性排便障碍
功能性排便障碍是指由于神经系统或其他身体原因导致的排便控制功能受损,从而引起大便失禁。这可能是因为大脑对肠道运动的控制出现问题。行为疗法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例如定时排便和饮食调整。
2.肛门括约肌发育不全
肛门括约肌发育不全是由于肛门周围肌肉无法正常收缩引起的,会导致大便失禁。生物反馈是一种非手术治疗方法,通过训练患者认识并控制自己的肛门括约肌活动来改善症状。
3.先天性巨结肠
先天性巨结肠是由于神经节细胞缺如或减少导致的肠道功能障碍,使粪便积聚在近端结肠中,进而导致便秘、腹胀和大便失禁等症状。营养支持治疗可以预防并发症,保证患儿健康成长。
4.直肠脱垂
直肠脱垂是指直肠黏膜或部分直肠壁从肛门处向外突出,当直肠受到刺激时会引起排便反射,但不能完全控制排便,从而导致大便失禁。药物治疗可使用红霉素软膏等局部外用药物促进黏膜愈合;严重者需考虑手术治疗如直肠固定术。
5.脊髓损伤
脊髓损伤可能导致骶神经的功能障碍,影响到盆底肌肉的控制能力,进而出现大便失禁的情况。物理治疗包括电刺激疗法和生物反馈技术,旨在恢复受损神经的功能。
建议定期进行肠道功能评估以及肛门、直肠检查,以监测病情变化。必要时,医生可能会推荐进行超声波检查、磁共振成像(MRI)扫描或直肠测压等辅助诊断措施。

2024-03-20 01:2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