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乙状结肠)粘膜慢性炎伴息肉样增生?
补充说明:(乙状结肠)粘膜慢性炎伴息肉样增生?
a******W 2022-03-29 17:38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乙状结肠粘膜慢性炎伴息肉样增生可能是饮食不当、长期吸烟酗酒、慢性结肠炎、肠道菌群失调症、肠道息肉病等原因导致的。患者需要根据病因进行治疗。
1、饮食不当
如果患者长期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可能会刺激乙状结肠,导致乙状结肠黏膜出现慢性炎症,同时还可能伴有息肉样增生。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头孢克肟胶囊、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保持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辣椒、花椒等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2、长期吸烟酗酒
如果患者长期吸烟酗酒,可能会导致乙状结肠黏膜受到刺激,从而引起乙状结肠黏膜慢性炎症,同时还可能伴有息肉样增生的情况。建议患者需要及时戒烟戒酒,还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芹菜、玉米等,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改善不适症状。
3、慢性结肠炎
慢性结肠炎主要是由于感染、遗传等因素引起的结肠黏膜慢性炎症。由于炎症刺激,患者可能会出现腹泻、腹痛、黏液便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乙状结肠黏膜慢性炎伴息肉样增生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美沙拉秦、柳氮磺吡啶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益生菌制剂进行治疗。
4、肠道菌群失调症
肠道菌群失调症主要是由于肠道动力异常、肠道免疫功能障碍等因素引起的肠道微生态失衡。由于肠道菌群失调,患者可能会出现腹胀、腹痛、便秘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乙状结肠黏膜慢性炎症伴息肉样增生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乳酸菌素片等益生菌制剂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复方嗜酸乳杆菌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5、肠道息肉病
肠道息肉病是指结肠黏膜表面发生隆起性的病变,可能与长期吸烟酗酒、长期食用高脂肪食物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腹痛、便血、息肉脱出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胶囊、阿奇霉素分散片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必要时,患者可以通过内镜下息肉电切除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保持规律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同时要注意保持营养的均衡,避免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可以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西红柿等
2022-03-29 18:15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息肉,是指人体组织表面长出的多余肿物,现代医学通常把生长在人体粘膜表面上的赘生物统称为息肉。息是多出、盈余之意,《说文解字》记载“息,寄肉也。”《黄帝内经 ·玉篇》说“瘤,息肉也。” 息肉属于良性肿瘤的一种。不过那些生长在皮下的囊肿、脂肪中的脂肪瘤、肌肉内的肌瘤等,也可引起体表的隆起,但不属息肉范畴。
症状起因:息肉的原因可能与炎症内分泌紊乱特别是雌激素水平过高有关。比如长期炎症会容易导致宫颈息肉。儿童型息肉主要发生在5~10岁的儿童。从病理上来看,其内容不一,有的是良性肿瘤,有的是炎症增生的后果。大便周围带血和便后出血是主要症状,出鲜血,血量不多。直肠下端息肉可能在排便时脱出肛门外,似樱桃状,色鲜红,便后可自行复回。当炎症并发感染时可有黏液大便、大便频、便不尽等,长期可出现消瘦,贫血等。现代医学对其真正的病因至今尚未明确,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慢性刺激:由于饮食习惯改变,粪便性质发生变化而产生的特殊刺激;或因痢疾、溃疡性结肠炎、血吸虫病、蛲虫病等肠道疾病的刺激;以及慢性便秘、粪便干结等,均可刺激直肠黏膜而发病。2.遗传因素:胎儿在胚胎期,上皮细胞即有易感性。这种特性使上皮细胞在生长发育期快速生长而成息肉。现在不知您家孩子的息肉是多发还是单发,建议通过手术治疗,如不及时治疗,长期便血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导致其贫血。一般经肛门切除就可以治疗此病,手术在20分钟左右就可完成,对孩子没有其它方面的影响,比较安全。
常见检查: 鼻腔内镜
就诊科室:耳鼻喉、妇科、消化
猴头菌提取物颗粒
用于慢性胃炎、消化性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结肠炎以及消化不良。
维生素C口服液
补充维生素C
肠炎宁颗粒2克
清热利湿、行气。用于急、慢性胃肠炎、腹泻,细菌性痢疾,小儿消化不良。
注射用胸腺五肽
本品适用于:恶性肿瘤病人因放疗、化疗所致的免疫功能低下。 (1)用于18岁以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2)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T细胞缺陷病(如儿童先天性免疫缺陷病)。 (3)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缓慢,隐袭发生,临床表现多样、变化多端一种涉及许多系统和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障碍,产生多种自身抗体。可累及皮肤、浆膜、关节、肾及中枢神经系统等,并以自身免疫为特征,患者体内存在多种自身抗体,不仅影响体液免疫,亦影响细胞免疫,补体系统亦有变化。发病机理主要是由于免疫复合物形成。确切病因不明。病情呈反复发作与缓解交替过程。) (4)各种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 (5)肿瘤的辅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