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心血管内科> 心悸> 中医心悸和怔忡的区别和联系

中医心悸和怔忡的区别和联系

发病时间:不清楚

中医心悸和怔忡的区别和联系

补充说明:中医心悸和怔忡的区别和联系

a******W 2022-04-01 21:31

心悸 怔忡 痰饮 心脏病 脏腑功能失调 脉细弱 精神 心跳加快 胸闷 气短 失眠多梦 心慌 焦虑 恐惧 脉弦 情绪激动 疲劳 天王补心丹 朱砂安神丸 心脏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医生回答(1)

姚良红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中医心悸和怔忡的区别在于病因、病程、症状、舌脉象、治疗方法,但两者都属于心脏失常的病症。
1.病因
心悸多由外感热邪、情志失常、饮食劳倦等因素导致气血阴阳亏虚、痰饮内停等引起心脏病变;怔忡则多因久病不愈、劳累过度或精神刺激等原因导致脏腑功能失调。
...
2.病程
心悸病程较长,可反复发作,有时持续数月甚至数年;怔忡则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心神不安,一般不超过2周。
3.症状
心悸的症状包括心跳加快、胸闷、气短、失眠多梦等;怔忡则以心慌为主要表现,可能伴有焦虑、恐惧等症状。
4.舌脉象
心悸可见舌质淡白、苔薄白,脉细弱或结代;怔忡则常见舌体胖大有齿痕、苔腻,脉弦滑或结代。
5.治疗方法
治疗心悸时,宜调养气血、安神定悸,常用方剂如天王补心丹;而怔忡则需镇惊定志、养心益气,可用朱砂安神丸进行调理。
在中医学中,心悸与怔忡都属于心脏疾病的范畴。针对这两种情况,应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并注意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疲劳,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预防的关键。

2024-02-23 00:2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