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血液科> 溶血性黄疸> 溶血性黄疸为什么尿胆素原增加

医生回答(1)

王朔灵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血液科

提问

溶血性黄疸患者出现尿胆素原增加可能是由于肝肠循环异常、胆汁淤积性黄疸、肝炎、胆石症或胆管炎等疾病引起的,这些疾病导致胆红素代谢障碍,进而影响胆汁的分泌和排泄。患者需要及时就医,以便进行针对性治疗。
1.肝肠循环异常
肝肠循环异常是指肝脏摄取未结合胆红素后,在小肠内被细菌还原为尿胆原,然后大部分经由结肠黏膜吸收并重新进入门静脉系统,参与肝肠循环。当此过程受阻时,会导致未结合胆红素逆流入血液,引起溶血性黄疸。通过药物如拉克替醇、乳果糖等促进肠道排空和减少肠腔内未结合胆红素的重吸收到达减轻黄疸的目的。
2.胆汁淤积性黄疸
胆汁淤积性黄疸是由于肝细胞损伤或胆道梗阻导致胆汁无法正常排出体外,造成胆红素在体内积累而引起的黄疸。此时,肝脏合成和分泌胆汁的功能受损,使得未结合胆红素不能及时随胆汁进入肠道,进而逆流进入血液循环,引发溶血性黄疸。利胆类药物如熊去氧胆酸片、牛磺熊去氧胆酸胶囊等能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改善胆汁淤积状态,缓解黄疸症状。
3.肝炎
肝炎可导致肝细胞损伤和功能障碍,影响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使未结合胆红素在血液中的浓度升高,从而引起溶血性黄疸。此外,炎症反应还可能导致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能力下降,进一步加重黄疸的程度。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可用于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的肝炎,有助于控制病情进展,减轻黄疸症状。
4.胆石症
胆石症患者胆汁成分发生改变,容易形成胆色素结石,这些结石可能堵塞胆管,阻碍胆汁流动,导致胆汁淤积。胆汁淤积会引起胆红素返流入血液,出现溶血性黄疸的情况。手术切除胆囊是最常见的胆石症治疗方法,例如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开腹胆囊切除术等。
5.胆管炎
胆管炎是由胆管内炎症引起的疾病,炎症刺激胆管壁,使其收缩和痉挛,进而影响胆汁的排放,导致胆汁淤积。胆汁淤积会使未结合胆红素逆流入血液,引起溶血性黄疸。抗生素治疗是主要手段,医生通常会根据感染类型和药物敏感性测试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
建议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以及血常规、尿液分析等实验室检测,以监测病情变化。必要时还可遵医嘱进行超声波检查或磁共振成像扫描,评估肝脏结构和功能是否受到影响。

2024-04-21 22:0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