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瘫痪> 下半身瘫痪和高位截瘫的区别

下半身瘫痪和高位截瘫的区别

发病时间:不清楚

下半身瘫痪和高位截瘫的区别

补充说明:下半身瘫痪和高位截瘫的区别

a******W 2022-05-02 23:22

瘫痪 高位截瘫 神经损伤 行走困难 运动功能障碍 感觉障碍 四肢瘫痪 麻木 刺痛感 皮肤干燥 发热 排泄 脊髓 颈椎 肌肉 下肢 上肢 膀胱 肠道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医生回答(1)

杨筱孝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神经内科

提问

下半身瘫痪和高位截瘫的区别在于病变部位、运动功能障碍程度、感觉异常、自主神经功能状态以及排泄功能。
1.病变部位
下半身瘫痪是指脊髓以下的神经损伤导致的运动和感觉障碍;而高位截瘫是由于颈椎或胸椎受损引起的,通常包括C3-C7水平。区别在于病变部位上半身与下半身的不同。
2.运动功能障碍程度
下半身瘫痪主要影响腿部、臀部和腰部肌肉的功能,患者可能有行走困难或完全无法移动的情况;高位截瘫则可能导致四肢瘫痪,包括手臂和腿。
3.感觉异常
下半身瘫痪患者的下肢可能会出现麻木、刺痛感等异常感觉;高位截瘫患者除了下肢外,还可能出现上肢的感觉异常。
4.自主神经功能状态
下半身瘫痪通常不会对自主神经系统产生显著影响,如出汗、体温调节等;高位截瘫可能导致这些功能紊乱,引起皮肤干燥或发热等问题。
5.排泄功能
下半身瘫痪可能会影响膀胱和肠道控制,但通常可以通过训练来恢复部分或全部功能;高位截瘫可能导致严重的排泄功能障碍,需要特殊的医疗管理。
无论是下半身瘫痪还是高位截瘫,都应关注患者的营养摄入,并确保其生活环境安全,以减少意外伤害的风险。

2024-05-01 07:5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