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中暑> 中暑后再次中暑会怎么样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中暑后再次中暑可能会加重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的风险,导致电解质紊乱和器官功能损害。
1.热痉挛
热痉挛主要是由于高温下身体水分丢失过多导致电解质失衡,引起肌肉收缩和抽搐。会导致四肢、腹部等部位出现疼痛性肌肉痉挛,严重时可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
2.热衰竭
热衰竭是由于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中引起的体温调节失调,此时机体为了散热会出现汗腺分泌增加的情况,从而会引起水和电解质大量丢失。通常表现为头痛、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还可能会伴有口渴、疲乏无力等情况发生。
3.热射病
热射病是严重的中暑类型,当环境温度过高或人体无法有效散热时,会导致核心体温迅速升高,超过40℃。这会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直接损伤,引起脑细胞水肿、甚至昏迷。患者可能出现意识障碍、高热不退、皮肤干燥无汗、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等症状,重症病例可能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
4.电解质紊乱
电解质紊乱是指体内钠、钾等离子浓度异常,可能因中暑时大量出汗而引起。这些离子对神经和肌肉功能至关重要,紊乱会影响心脏节律和其他生命活动。症状包括疲劳、虚弱、恶心、呕吐、心跳不齐等,严重时可能导致昏迷或死亡。
5.器官功能损害
长期存在中暑状态会导致器官供血不足,进而引发器官功能受损。常见器官如肝脏、肾脏可能发生急性肾衰竭、肝功能衰竭等,伴随尿量减少、黄疸等症状。
中暑后的恢复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身体负担,同时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预防再次中暑的发生。

2024-02-23 21:2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中暑 (伤暑)

中暑是由于高温环境中发生的一组急性疾病。根据其主要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常分为三型:①热射病是因高温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热平衡失调使体内热蓄积,临床以高热、意识障碍、无汗为主要症状。由于头部受日光直接曝晒的热射病,又称日射病。②热痉挛,又称中暑痉挛,是由于失水、失盐引起肌肉痉挛。③热衰竭,又称中暑衰竭,主要因周围循环容量不足,引起虚脱或短暂晕厥,后者又称热昏厥。

推荐医生更多

张彩东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远大中医脑康医院

余明 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远大中医脑康医院

王孝各 副主任医师

提问

贵阳中医脑康医院

侯万东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苏镇培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赵龙军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