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血液科>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医生回答(1)

秦俊伟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通常是指在人体血液循环中,血浆中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长度。该指标是反映人体凝血功能的一项指标,正常值一般为25-35秒。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主要是受检者血浆中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因子水平的检测而制定。该物质具有促进凝血的作用,可以促进血小板的聚积,有利于防止血栓的形成。如果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超过正常对照值,可能是患者的凝血功能出现障碍,容易出现皮下出血、牙龈出血、鼻腔出血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会出现消化道出血、脑出血等疾病。此时,患者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维生素K1片、酚磺乙胺片等药物进行治疗,改善凝血功能障碍的情况。

另外,患者在进行抽血检查前,需要注意保持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例如辣椒、花椒等。同时,患者还要注意保持良好的情绪,避免过度紧张,以免导致血管收缩,从而影响检查结果。

2014-05-26 16:2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