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妇产科> 产科> 妊娠合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妊娠合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医生回答(2)

罗李赞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妊娠合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以考虑血小板输注、糖皮质激素治疗、脾脏切除术、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等治疗措施。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应立即就医以避免严重出血并发症。
1.血小板输注
通过快速增加患者体内血小板数量来控制出血,通常在紧急情况下进行。此方法可迅速纠正血小板不足,对急性大量出血导致的严重并发症有显著效果。
2.糖皮质激素治疗
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给药,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调整剂量和疗程。具有非特异性抗炎作用,能抑制免疫反应、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促进血小板黏附和聚集,从而改善出血倾向。
3.脾脏切除术
手术移除脾脏,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时间视个体差异而定。能够减轻红细胞破坏并提高血小板计数,适用于治疗无效或依赖于高剂量药物维持的患者。
4.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通过静脉途径给予大容量免疫球蛋白制剂,通常需要连续几天注射。利用其抑制巨核细胞产生抗体及补体介导的血小板破坏的作用机制发挥作用。
5.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
选择性TPO受体激动剂通过口服给药,按医嘱定期服用。TPO受体激动剂能够刺激巨核祖细胞增殖分化为成熟的巨核细胞,进而促使血小板生成增多。
孕期患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需密切监测血小板计数,避免剧烈运动以防受伤后出现严重出血。建议孕妇均衡饮食,适量摄入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红枣、菠菜等,以支持母体健康和胎儿发育。

2024-03-02 02:15

举报

韩炫宇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妊娠合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因:
急性型多发生于病毒感染或上呼吸道感染的恢复期,患者血清中有较高的抗病毒抗体,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PAIgG)明显增高。
慢性型发病前多无明显前驱感染史,目前认为发病是由于血小板结构抗原变化引起的自身抗体所致,80%~90%病例有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PAIgG、PAIgM、PA-C3。慢性型发生于育龄妇女妊娠期,并且容易复发,表明雌激素增加对血小板有吞噬和破坏作用。

2014-07-26 10:2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