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儿科> 小儿内科> 小儿嘌呤核苷酸磷酸化酶缺乏> 小儿嘌呤核苷酸磷酸化酶缺乏症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小儿嘌呤核苷酸磷酸化酶缺乏症是一种罕见的遗传代谢性疾病,是由于嘌呤核苷酸磷酸化酶的基因突变,导致嘌呤核苷酸磷酸化酶活性降低,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疾病。

嘌呤核苷酸磷酸化酶缺乏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主要是由于嘌呤核苷酸磷酸化酶的基因突变,导致嘌呤核苷酸磷酸化酶活性降低,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疾病。患儿主要表现为低血糖、肝大、黄疸、发育迟缓等症状,同时还会伴有低血糖、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等疾病。

对于病情比较严重的患儿,还需要及时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长期服用药物的方式进行治疗,比如苯丁酸钠片、拉罗尼酶等,可以促进体内尿酸的排泄,从而缓解不适症状。同时,在饮食上还可以适当进食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如西红柿、苹果等,也有助于病情的恢复。

此外,建议患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同时,患儿还应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如果患儿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2014-07-26 15:32

举报

医生回答(1)

张晓晓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小儿嘌呤核苷酸磷酸化酶缺乏最重要的临床表现是反复感染,除非接受骨髓移植,否则该病预后极差,建议如果家庭条件允许可以去大城市的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如果是进行移值手术当然最好,不过要找到合适的。

2014-07-26 15:3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小儿嘌呤核苷酸磷酸化酶缺乏 (小儿PNP缺陷,小儿嘌呤核苷酸磷酸化酶缺乏症,小儿嘌呤核苷酸磷酸化酶缺陷)

嘌呤核苷酸磷酸化酶(purinenucleoside phosphorylase,PNP)缺乏时主要表现为T细胞免疫功能缺陷而B细胞可能正常。1975年首次报道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