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回答(2)

林梦雪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内脏利什曼原虫是引起内脏利什曼病的病原体,该疾病主要通过白蛉叮咬传播,可导致慢性寄生虫感染,引起脾脏肿大、贫血等症状。治疗通常采用抗利什曼原虫药物如葡萄糖酸锑钠或氯喹。
内脏利什曼原虫侵入人体后,在巨噬细胞内繁殖并形成无鞭毛小体,持续分泌利杜菌素等物质,刺激机体产生炎症反应,引发免疫损伤。内脏利什曼病的症状包括发热、脾脏肿大、肝肿大、淋巴结肿大以及贫血等。其中,发热可能呈不规则热型,脾脏肿大可能导致脾功能亢进,表现为血细胞减少。
诊断内脏利什曼病的主要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涂片检查以检测利杜小体,以及骨髓活检以评估组织中的寄生虫负荷。此外,医生还可能会建议进行血清学测试,如皮试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内脏利什曼病的治疗通常需要使用抗利什曼原虫药物,例如葡萄糖酸锑钠或喷他脒。对于重度贫血患者,可以考虑输血支持。
患者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蚊虫叮咬,尤其是在疟疾流行区。饮食上宜清淡易消化,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运动,增强身体抵抗力。

2023-12-29 15:25

举报

龙广兴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临床症状与体征 本病常见的症状有发热,典型者呈双峰热型,也可呈弛张热型或稽留热型。常伴有出汗、疲乏、全身不适及无力。全身淋巴结轻度肿大及肝、脾肿大,后者尤为明显。有时皮肤可出现斑丘疹,红斑或色素减退斑,刮片可找到无鞭毛体,皮疹也可在治疗后出现,后者则称为黑热病后皮肤利什曼病。末梢血液白细胞明显减少,继之出现贫血、鼻出血、齿龈出血或皮肤瘀点。感染较重的患者面部、四肢等处皮肤逐渐呈暗黑色,因而本病也被称为黑热病。

2014-07-26 19:3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