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应激功能减退> 应激功能减退

应激功能减退

发病时间:不清楚

应激功能减退

补充说明:应激功能减退

a******W 2014-07-27 16:00

应激功能减退 血压上升 呼吸 血糖升高 睡眠 沮丧 大脑 现在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医生回答(2)

季沫怡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应激功能减退可以通过生活方式干预、认知行为疗法、心理支持治疗、压力管理训练、药物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生活方式干预
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健康饮食、规律运动和充足睡眠,旨在改善整体健康状况。此措施有助于减轻因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的身体不适,进而缓解由应激引起的症状。
2.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通过帮助个体识别并改变负面思维模式来减轻应激反应。此方法针对解决由于应对压力时产生的错误信念或思考方式而加剧的问题。
3.心理支持治疗
心理支持治疗提供一个安全环境,让患者能够表达情感并与治疗师建立信任关系。这种非技术性交流有助于个体释放内心积压的压力,并获得来自专业人士的理解与建议。
4.压力管理训练
压力管理训练涉及一系列策略和技巧,如放松练习、时间管理和情绪调节,以增强个体对压力的控制能力。这些技能可减少因无法有效处理日常挑战而导致的焦虑感,从而降低应激水平。
5.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可能包括抗抑郁药或抗焦虑药,需依据医嘱选择合适的处方并遵循规定剂量服用。药物作用于大脑内的神经递质平衡,以稳定个体面对压力时可能出现的过度激动或沮丧状态。
持续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预防应激功能减退的关键。社会应关注心理健康领域研究进展,为公众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支持。

2024-03-22 18:24

举报

冯雪丽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你好,应激反应本来是机体正遭到外界强烈的刺激后,经大脑皮层综合分析产生的一系列非特异性应答反应,如神经兴奋激素分泌增多血糖升高血压上升呼吸加速这种情况是正常的,其作用在于使机体能对刺激作出迅速而及时的回答

2014-07-27 16:0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