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骨科> 颈椎病> 颈椎病> 内耳性眩晕治疗

医生回答(2)

赵清生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内耳性眩晕可以通过耳石复位、抗胆碱能药物、抗组胺药、抗眩晕药物、神经营养药物等方法进行治疗。若眩晕症状持续或加剧,应尽快就医以确定具体原因并接受适当治疗。
1.耳石复位
耳石复位通常由专业医生在门诊完成,通过特定手法使脱落的耳石回到正常位置。此方法旨在纠正内耳淋巴流动异常导致的短暂眩晕发作。
2.抗胆碱能药物
抗胆碱能药物如阿托品可用于缓解恶心呕吐等症状,一般口服或注射给药。这类药物可减少迷路神经反射活动,从而减轻眩晕及相关不适感。
3.抗组胺药
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可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方式使用。此类药物具有中枢镇静作用,能够改善睡眠质量并促进恢复。
4.抗眩晕药物
常用的抗眩晕药物包括美克洛嗪片、地芬尼多片等,患者需要遵医嘱服用。上述药物能够阻断前庭神经核以及上行纤维网状结构的5-羟色胺受体,降低前庭神经元的兴奋性,进而发挥抗眩晕的作用。
5.神经营养药物
神经营养药物主要包括维生素B族类制剂及脑蛋白水解物等,需按医嘱规定周期服用。这些药物有助于改善耳蜗微循环状态,支持受损听觉系统修复,适用于因耳蜗损伤引起的内耳性眩晕。
除上述常规治疗外,建议患者避免长时间处于强光或噪音环境中,以减少眩晕发作频率。饮食方面宜选用低盐、清淡食物,保证充足休息时间,有利于病情管理和康复。

2024-02-14 05:26

举报

张绅德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引起眩晕的原因很多,常见于西医学的美尼尔综合症,颈椎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高血压,脑血管病等,

2014-07-28 13:49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