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回答(2)

刘罗云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粥样泻可能导致腹泻、腹痛、腹部不适等症状,可能伴随体重减轻和肠鸣音亢进。由于症状持续时间较长且影响生活质量,建议及时就医以排除其他潜在疾病。
1.腹泻
粥样泻患者由于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受损,影响了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导致水分和电解质丢失过多,进而引发腹泻。腹泻通常发生在小肠,可能伴有频繁的大便次数增多和水样便。
2.腹痛
腹痛可能是由炎症性病变引起的肠道痉挛所致,当食物残渣通过狭窄区域时,会刺激局部神经末梢产生疼痛感。腹痛一般集中在肚脐周围,有时可放射至其他部位。
3.腹部不适
腹部不适可能源于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如胃肠蠕动减慢或异常增快,导致胃部积气或食物潴留而引起不适感。腹部不适的感觉可以是钝痛、绞痛或压迫感,位置不固定。
4.体重减轻
体重减轻是因为长期摄入不足,机体为了维持生命活动消耗自身储备能量,从而出现体重下降的情况。体重减轻往往伴随着食欲减退、乏力等症状,且这种变化超过了一段时间内预期的正常范围。
5.肠鸣音亢进
肠鸣音亢进反映了小肠运动加速以及气体通过加快,这是由于小肠绒毛损伤后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导致食物在肠道中停留时间缩短,进而引起肠鸣音亢进。肠鸣音响亮而呈金属调,尤其是在饭后或空腹状态下更为明显。
针对粥样泻的症状,建议进行血液生化检查以评估水电解质平衡和贫血情况。治疗措施包括补充口服营养支持和使用抗腹泻药物,如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患者平时应注意避免食用高脂肪、难以消化的食物,遵循医嘱调整饮食结构,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2024-02-22 00:25

举报

谢亚成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本征为先天性胰腺功能不全,同时伴有骨髓造血系统的发育不全。多在2~10个月婴幼儿发病,有家族性发病倾向,可能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主要由于外分泌功能不足所引起,如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的减少或缺乏,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呈粥样泻、脂肪泻或乳糜泻等。肠道外表现可有体质的发育营养不良,如体态矮小畸形、长骨骨骺发育障碍。由于骨髓的发育异常,而表现中性粒细胞的减少,抵抗力下降,而容易并发呼吸道感染、中耳炎、鼻窦炎,也可表现贫血和血小板的减少。

2014-07-29 11:5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