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传染病科> 肝病科> 肝病> 肝病> 利福平胶丸

医生回答(2)

陆梓琛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利福平胶丸用于结核病及其他细菌感染的治疗。
利福平通过抑制细菌依赖于DNA的RNA多聚酶而干扰细菌核酸合成,进而达到抗菌作用。本品主要与依赖DNA的RNA多聚酶β亚单位牢固结合,抑制细菌RNA合成,从而阻断RNA转录过程,使DNA和蛋白的合成停止。本品可杀灭细胞内生长旺盛的繁殖期和静止期细菌,对细胞外的群体无效。
在使用利福平胶丸时需注意肝功能损害患者、酒精中毒者慎用。
利福平通过肝脏代谢,因此肝功能不全患者应密切监测肝功能指标,并调整用药剂量。同时,患者应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可能的药物相互作用。

2024-01-11 13:10

举报

李志越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药理作用
1.药物过量的表现:精神迟钝;眼周或面部水肿;全身瘙痒;红人综合症(皮肤黏膜及巩膜呈红色或橙色)。有原发肝病,酗酒者或同服其他肝毒性药物者可能引起死亡。2.处理:a)停药;b)洗胃,因患者往往出现恶心、呕吐,不宜再催吐;洗胃后给予活性炭糊,以吸收胃道内残余的利福平;有严重恶心呕吐者给予止吐剂。c)静脉输液并给予尿剂,促进药物的排泄。d)对症和支持疗法。
药代动力学
利福平口服吸收良好,服药后1.5-4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成人一次口服600mg后血药峰浓度(Cmax)为7-9mg/L,6个月至5岁小儿一次口服10mg/kg,血药峰浓度(Cmax)为11mg/L。本品在大部分组织和体液中分布良好,包括脑脊液,当脑膜有炎症时脑脊液内药物浓度增加;在唾液中亦可达有效治疗浓度;本品可通过胎盘表观分布容积(Vd)为1.6L/kg。蛋白结合率为80%-91%。进食后服药可使药物的吸收减少30%,该药的血消除半衰期(t1/2β)为3-5小时,多次给药后有所缩短,为2~3小时,本品在肝脏中可被自身诱导微粒体氧化酶的作用而迅速去乙酰化,成为具有抗菌活性的代谢物去乙酰利福平,水解后形成无活性的代谢物由尿排出。本品主要经胆和肠道排泄,可进入肠肝循环,但其去乙酰活性代谢物则无肠肝循环。60%-65%的给药量经粪便排出,6%-15%的药物以原形、15%为活性代谢经尿排出,7%则以无活性的3-甲酰衍生物排出,亦可经乳汁排出。肾功能减退的患者中七品无积聚;由于自身诱导肝微粒体氧化酶的作用在服用利福平的6~10天后其排泄率增加;用高剂量后由于胆道排泄达到饱和,本品的排泄可能延缓。利福平不能经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清除。

2014-07-30 23:27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